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民生,即国民之生计,是与民众最相关的现实利益问题。从存在论视角看,人之存在包括生存与发展两个层面,相应地,民生也可分为满足人的生存性需求的民生和满足发展性需求的民生。民生问题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题。民生关乎民心、民生关乎国运,因此,任何意欲长期有效执政的领导集团都很重视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国家政权体系的执政力量。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国梦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中国,对马克思民生思想展开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推动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遵循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等方法,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上,对“马克思民生思想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这一论题展开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加强民生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狭义的民生概念包括两个层面:一为满足民众生存需求所提供的基本生活资料,二为满足民众发展需求所提供的基本条件保障。民生的涵义和内容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拓展,在当代社会,它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问题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的民生状况从整体上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随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呈现出生存型民生诉求日趋弱化,发展型民生诉求日渐凸显、民生诉求日渐多元化、民生诉求结构不均衡,呈复杂性等特征。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党的执政宗旨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其次,马克思民生思想是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思想资源。加强当代中国民生建设,需要寻找各种思想资源。尽管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民生”,但有着非常丰富的民生思想,是指引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纵观其一生的理论探索,其全部理论几乎都围绕着人的生存、发展、解放等问题而展开,这些问题都关涉民生问题。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在继承批判他人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历经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而形成了科学的民生思想。其丰富意蕴在于,他把关注现实的人的民生需要视为其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视为其民生思想的根本价值旨归,把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视为工人阶级实现民生幸福的根本途径,把不断改善民生视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最后,运用马克思民生思想推进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实现人民幸福、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必然要求。运用马克思民生思想推进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结合当代中国实际,一是要转变社会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民生建设;二是要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民生建设。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还要发挥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三是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民生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夯实民生经济基础,发展民生政治,塑造民生文化,化解民生难题,改善民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