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围绕“经穴—脑相关具有特定脑代谢物质基础”的假说,以溃疡性结肠炎为研究载体,以非经非穴点为对照,运用3H-NMR技术和模式识别方法寻找与“足三里”、“上巨虚”、“天枢”相关的脑代谢物质,识别针刺干预足阳明经穴与非经非穴后脑皮质代谢物的差异性,为阐释“足阳明经穴—脑相关”的脑代谢物质基础与作用靶点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为深入探讨经穴特异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经穴组、非经非穴组。取足三里、上巨虚、天枢,每日定时针刺一次,治疗5天。运用’H-NMR技术获取脑代谢谱图,将波峰归一化积分后的数值导入SIMCA-P10.0软件包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并结合正交信号校正(OSC)方法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相应的得分图和因子载荷图。结果:1、采用DSS法造模后,联苯胺法检测大鼠大便隐血阳性,光镜、电镜观察可见肠粘膜水肿、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这说明模型具有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病理变化。2、针刺足三里、天枢、上巨虚能够明显改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而针刺非经非穴改善不明显,表明针刺经穴的疗效优于非经非穴。3、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脑皮层代谢代谢组学研究PCA/OPLS-DA分析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分离,表明两者脑皮层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乙酸盐、γ-氨基丁酸、胆碱、丙氨酸、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上升,乳酸盐、谷氨酸、磷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肌-肌醇、极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下降。4、针刺经穴与非经非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脑皮层代谢物的比较研究PCA/OPLS-DA分析显示,经穴组与非经非穴组呈显著性分离,表明两者脑皮层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水溶性代谢物中,经穴组的乳酸、谷氨酸、磷酸肌酸、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核糖明显升高,非经非穴组的缬氨酸、乙酸盐、γ-氨基丁酸、肌酸、天冬氨酸明显降低。结论:1、与非经非穴相比,针刺足三里、天枢、上巨虚能够改善大鼠便血等症状,表明采用这种选穴方法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具有治疗效应,而非经非穴效果不明显。2、代谢组学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脑皮层代谢物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对水溶性脑代谢物的影响更明显,对脂溶性代谢产物影响较小。其中,乳酸、磷酸肌酸、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谢物是针灸作用的关键代谢物,有必要深入研究;而针刺非经非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脑皮层代谢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γ-氨基丁酸、缬氨酸等。这表明针刺非经非穴的脑代谢物与经穴组存在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