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德斯鸠的三部主要作品从文体到风格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对专制政体问题的关注却是一致的。因此,为了从整体上理解孟德斯鸠的理论,更好地把握其法学思想,本文研究了这三部作品中的专制政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关注了孟德斯鸠专制亚洲的论断。后者对我国当下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不无现实意义:明白了孟德斯鸠亚洲专制论断的问题意识,能使我们在处理现实问题时更加理性,在面对诸如“法治的本土资源”、“法律移植”等命题时更加冷静。当然要在一篇文章中同样深入地处理上述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作为研究的基础与起点,本文在方法上侧重于对孟德斯鸠作品的文本分析,在内容上主要关注孟德斯鸠专制政体问题的逻辑理路与问题意识。为此,本文没有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依次处理孟德斯鸠的这三部作品,而是按以下顺序安排了文章的论证次序:即,孟德斯鸠专制政体问题在其作品中最明确的提出、孟德斯鸠对该问题的初步解答、该问题的法理学意义及其希望:第一部分:孟德斯鸠专制政体问题在其作品中最明确的提出。本文认为孟德斯鸠对专制政体问题最明确的提出是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通过对比罗马帝国的衰微与罗马共和国的强大,作为罗马帝国衰亡原因的专制政体在这本书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部分:孟德斯鸠专制政体问题的初步回答。《波斯人信札》介绍了一个东方家庭秩序崩坏的过程,它暗示了专制政体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如此失败的原因:专制政体没有将自己建立在人类政治共同体真实的基础之上。这个真实的基础最终可以在孟德斯鸠的自然法理论中找到。由于四条自然法,人最终进入了社会生活。在社会状态下,人充满了力量,相互之间开始了不断的战争。为了不让这种战争毁灭社会,便有法律出来规制这种战争状态,人类由此形成了政治共同体。所以政治共同体的真实基础就是人的力量。而专制政体却要从根本上否定被统治者的这种力量,所以它是一种失败的政体。第三部分:孟德斯鸠专制政体问题在法理学意义上的进一步阐发。然而,失败的专制政体却依然可以存在;甚至,孟德斯鸠都没有因为其失败而呼唤一场针对它的普遍革命。这是因为,专制政体的存在其实可以归结为孟德斯鸠法理学意义上的自由与秩序的矛盾问题。这似乎是一个人类不得不面对的永恒问题,然而,孟德斯鸠的自然法理论却似乎指出了其希望所在:人的自由根基于其理性能力,此前,如罗马共和政体那样完美的法律之所以也未能完美地解决自由与秩序的矛盾问题,最终不得不堕入专制政体之中去,是因为它们都没有将解决问题的根基放在正确的基础之上:人的理性能力。商业与战争一样都会顺应和激发人的力量;但是商业与战争不一样的是,商业培植的是人的理性,商业似乎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因此,只有建立在商业基础之上的政体才找到了政治共同体真实的基础。商业的出现,使孟德斯鸠看到了解决专制政体问题的希望。由于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序言中含蓄地批评了读者轻率的阅读态度,并对这本书的命运表示了担心。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重在从整体上解读孟德斯鸠的主要作品。然而,从整体上解读孟德斯鸠的作品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曾多次表示,他的写作并不会将一切说尽。这就使他的解读者与评论者们很难在他的一本书中对他的思想与理论的一切方面形成完整深入的了解。因此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孟德斯鸠不同作品的对勘之中,研究它对同一问题的论述,用这些作品中不同方面的论述相互参验与补充。通过这种持继不断的对勘、剪切与拼补,或许能得到对孟德斯鸠理论的整体性认知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