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身份:V.S.奈保尔小说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充满差异和碎片的后现代时期,身份日益成为一个活跃、复杂且富有争议的概念。身份不再是一,不再是能够严格界定的自在本体,不再是某种先于个人的社会给定,或者一劳永逸的建构,而是多,是流动,是变化,是永无终点的一个生成过程。如今,这种体验已经成为许多人最真实的悲喜剧,上演在不同的层面上:或全球的,或地方的,或个人的,等等。后殖民文学当然不是惟一的,但它无疑是这种流动身份的最具代表性的演示。本论文以拉康的后精神分析学、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后现代历史观以及文化研究中的身份认同理论为思想背景,以奈保尔四部小说(《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效颦人》、《抵达之迷》、《世间之路》)为个案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后殖民主体的身份认同,勾勒后殖民主体在身份诉求中所经历的逃离-模仿-混合-流散的过程。本文包括导言、四章正文和结语六部分。导言部分首先对奈保尔在批评界所引起的喝彩和争议进行了分析,指出他作为特立尼达人、印度人以及英国人的复杂身份是造成这些令人困惑的对立评价的重要原因;同时,对身份概念及其意义嬗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以此确定了本论文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一章运用拉康有关主体发展阶段的理论,对奈保尔的早期杰作《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进行了解读。作为一名印度后裔,毕斯沃斯先生在他的出生地被双重边缘化,殖民地并不能为后殖民主体提供他们所向往的独立身份。毕斯沃斯竭一生心力所获得的摇摇欲坠的房子正是他独立身份之不可能的象征,也是后殖民身份认同的始点。第二章围绕《效颦人》分析了后殖民主体身份认同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模仿。伦敦和伊莎贝拉岛的失败经历使小说的主人公认识到“模仿”不是身份危机的出路。与巴巴不同,奈保尔并不认可“模仿”的颠覆性力量,相反,他对之持批评、讥讽的态度。现代自传理论认为自传体现了自传者身份建构的过程。第三章通过细读奈保尔自传色彩浓厚的《抵达之迷》,分析了作者通过大量的写作认识到“英国性”的虚构,此一解构使得作者改变了其长久以来为批评家所诟病的对出生地的敌意,接受了自我身份中的“他性”,从而建构出一种积极的“混合”身份。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运用后现代史观,阅读和评析了奈保尔创作后期最为重要的作品《世间之路》。在指出殖民者将被殖民者的历史湮没扭曲的同时,奈保尔通过对历史的重新书写,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历史,解-重-构了被殖民者的身份,揭橥身份认同不仅是“混合”的,还是“流散”的,比“寻根”更重要的乃是身份建构的“路程”。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探讨了影响奈保尔身份认同的因素:殖民主义、奈保尔本人的历史观以及奈保尔的写作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这样两点认识:第一,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奈保尔的写作既是对殖民者的模仿,也是他反抗殖民者的方式;第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更好地理解世界现实的某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正是人们不断体认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介质。
其他文献
桐城文派作为清代最大的古文流派,其文学理论汲取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批评概念、术语、范畴、命题,并有所超越。虽然其文学观念没有根本的转变,却代表了清代集中国传统文化
病毒样颗粒(VLP)具有与真实病毒粒子大小相似的结构,能引起免疫应答但不具有感染性。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的RNA病毒,其结构蛋白可组装成VLP,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关于口蹄
鲍照是“元嘉三大家”之一。他出身低微,却理想远大;想建功立业,却遭受门阀制度及政治、文化独裁的压抑;他命途多舛,是他人生的不幸,然而却是诗苑的大幸。他以壮丽的词藻、雄
学位
八十年代中期登上诗坛,八十年代后期声名鹊起,九十年代被广泛关注:诗人西川的重要性几乎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愈加明显的。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对西川似乎感到疲惫,但回顾西川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城市电视台应依托自身平台优势,适应分众化特点,通过典型引领、通俗解读和发挥地域优势,自觉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是其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否富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