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351464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自1918年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共产主义者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当时面临的困境,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成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由进化论世界观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一近代思想变革中,李大钊、陈独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都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探索中国革命斗争的新道路。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历、理论水平、思想观念及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李大钊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阐释和运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成就和经验教训也被继承者所吸收和借鉴。李大钊、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毛泽东思想与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的思想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是对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因此,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历程,特别是李大钊、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道路,对于我们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复杂性,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学科”与“专业”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准确把握"学科"与"专业"的定义,有利于高校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上明
陶艺,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的生产需求、文化形式、宗教信仰等众多因素直接影响的艺术。中国的陶瓷艺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居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
美,是艺术作品给人的直观感受,意境是独特的美学特征,它是作品本身传递给受众的视觉感受和情感表达。紫砂壶艺的美学意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形式的融合之美,比如材质、结
为解决三交河煤矿由于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引起的采掘比失调的问题,需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可将掘进工作面空顶距离调整为2~5m,并将顶板锚
本文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对Nielsen数NI^(n)(F;X,A)的估计与计算。
教学数字化、信息化是现代职业教育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中职教师来说,要推动信息化职业教育,首当其冲是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实现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基于此,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像旋的概念及其应用背景,并针对消像旋的三种实现方法——光学消像旋、物理消像旋和电子消像旋,从实现原理及各自优缺点等方面分别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其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