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苏州市教师教学设计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随着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运用和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当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体育新课程实施后,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突出。传统的教学设计许多方面已不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存在一些不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设计方法,而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为一线体育教师打造优质体育课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以苏州市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问题,并探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一,主要论述建构主义由来和发展,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以及有关教学设计的基本定义。其二,通过对苏州市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设计的问卷调查得出教师教学设计实际情况,分析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苏州市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其三,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结合新课改的目的及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设计实际情况,在建构主义的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框架下,将分析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过程等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贯穿于体育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对体育教学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科学素养和终生体育的能力等)进行设计,探讨出有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编写出更加标准和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以期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体育学科的要求。  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缺憾:学习方式的转变让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师生角色的变化对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加大了教学难度;教学资源缺乏,制约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实施等。本文的目的是让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优秀教师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强有力且具有普遍性的教师教育。职前教师教育项目承担成功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多方面素质的塑造任务。我国职前教师教育
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理论上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但在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蓬勃的发展。但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体育舞蹈发展水平较低,与世界体育舞蹈强国相比还
自2010年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以来,该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之衍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国家在2006年和2010年先后三次对该政策调整无效的情况下,于2012年暂停了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女性人数已占65%以上,近60%的农业产值是由女性创造的,但不容乐观的是,目前女性劳动者的整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