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是近代兴起的一门年轻而久远的学问,随着近代哲学认识论的转变,美学也由最初的认识论转向心理学检释研究。西方美学以理论体系为主,东方美学以审美范畴为主,东西方审美思想的比较研究,对建立世界美学体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换言之,世界美学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东西方美学思想的融合。在笔者看来,在进行比较研究时,选择好切入点是其关键所在。对东西方审美态度及其思想的比较能够凸显东西方各自鲜明的审美特征,同时又能发现它们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比较研究也是建立世界美学体系的重要一步。本文首先从把握西方审美态度理论及其发展轨迹为出发点,着重阐述西方代表性审美理论,包括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思想、叔本华的审美观照说、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力图从中总结出西方审美理论的共同特征。西方美学是跟随哲学的转向而转向的,所以西方美学也是从认识论转向了心理学诠释的审美态度,由这种转向和发展的过程,归纳出西方审美理论的共同特征——普遍存在着一种超越现实、超越个人欲望、超越实体的审美。其次,东方以中日韩三国为对象,领略东方审美态度及其思想的独特风格,通过剖析“飘逸”、“空灵”、“沉郁”、“物哀”、“幽玄”和“风流”等东方审美态度的主要范畴,归纳这些审美范畴的共同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更注重不受拘束的自在超脱的性格。中日韩三国共处于东亚文化圈,在审美态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其地域差异、政治经济制度、风俗文化等的不同,也造成了审美范畴和审美态度的差异性。再次,通过阐述东西方审美态度及其共同特征,比较其异同点并找出其融合的可能性。从方法论、哲学观和审美态度上比较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找出融合可能性,力求从方法论、哲学观上相互借鉴并达到审美态度的互补,最后分析构建世界美学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东西方审美态度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构一个建立在东西方美学基础上的为东西方所能接受的美学体系,而这个体系是人类共同体的结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最后,总结概括前文,得出要建立世界美学体系离不开东方美学审美态度和西方美学审美态度之融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