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新时期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尊重。编外教师因与编制内教师在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多被视为教师队伍中的“非正式”群体。而教师职业幸福感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对编外教师有重要影响作用。本研究根据城市公办小学编外教师公办体制环境内的编外身份这一特点作出两项假设:假设一,公办小学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在其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课时、收入、以及是否担任班主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任教学科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假设二,公办小学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低于编制内教师职业幸福感。根据研究假设笔者调查了济南市H区公办小学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分析了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为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提出了策略。综合分析城市公办小学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一,城市公办小学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性;二,城市公办小学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高于编制内教师职业幸福感,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客观因素包括学校文化、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主观因素包括编外教师的职业热爱、职业梦想、教育能力和自我学习。编外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其职业幸福感受主观影响较大。自我决定理论突出了自我的能动性,可较好的分析编外教师个体能动性在职业幸福感中的作用;社会比较理论侧重于通过比较确认自己的属性,而编外教师与编制内教师为公办学校环境中的对比关系;关怀理论认为主体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对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有指导意义。根据研究结论,提升城市公办小学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要充分发挥政府、学校和编外教师个人的合力作用。首先,要加强政府引导,明确编外教师社会地位。具体表现为健全政策法规,保障编外教师合法权益;完善体制改革,提高编外教师职业期望;建立交流平台,降低编外教师职业焦虑。其次,需增强学校关怀,促进编外教师职业发展。具体表现为完善评价机制,提供科学公正晋升机会;实施合作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创造和谐校园文化。最后,要强化主体影响,增强编外教师身份认同。具体表现为坚持知识共享,提高教育能力;优化情绪管理,增强身份认同;激发教育热情,促使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