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柏是中国文学中的典型自然意象,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松、柏是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典型代表,赞美这两种树木的诗歌数量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松柏意象的使用可以反映出诗歌史意象运用的变迁,展现出诗人们的不同个性和风格,并能体现出诗人创作心理与自然之间的细微关系,以及魏晋南北朝这文学自觉与人的自觉时期对松柏这一经典文学符号形成的重要作用。论文共分为六部分,引言一章,正文四章,结语一章。正文第一章论述中国古代诗歌松柏意象的滥觞。松柏自先秦开始便受到人们关注,写入诗篇及其他文学作品,由此奠定了这一经典文学形象的基础。本章对先秦时期松柏比德的演进及汉代诗歌中松柏意象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了魏晋南北朝之前松柏意象的概貌。第二章论述松与柏意象的差异与合流。松、柏的诗语差异明显,松的诗语十分丰富,有不少极具个性特色与象征义,然而柏的诗语较少,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柏梁系列。此外,松、柏有不少类似的诗语,但诗人在选取诗语时存在对松的偏好,松意象的象征比喻义也比柏意象更加清晰显著。松与柏意象的差异也体现在与其他植物意象的组合上,一是松与女萝组合,二是松、柏与竹。此外松、柏意象也以对举的形式出现。同时,松柏合流的趋势一直存在,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显著。第三章分析了魏晋诗歌的松柏意象。建安时期是文人诗中松柏意象审美的发轫期,表现出鲜明的儒家人格理想。晋代阮籍、左思、陶渊明是创作松柏意象的代表诗人,正始时期,阮籍咏怀诗中的松柏隐喻了死亡为万物归宿。西晋诗人立象达意,松柏成为诗人研思人生、探究天道的众多自然意象之一。游仙诗中的松柏是诗人走上学道修仙之路和摆脱生命悲剧的重要诱因。此外,左思的《咏史》诗中的松柏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东晋时期产生了由山水感悟自然的审美意识,松柏成为独立的自然审美对象。同时,松柏意象也见出对人物的品评由早期的政治转向对人的全方面审美。陶渊明诗中松柏在继承前代意蕴的基础上生发出个性化内涵,且以假象兴怀为立象方式,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典型意象群。晋代歌谣中也出现大量松柏意象,且以构思巧妙为显著特征,充满了质朴真率的生活气息。第四章分析了南北朝诗歌的松柏意象。南朝诗人将感物兴情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意象的表现中,松柏是许多山水诗中的典型意象,即目写心的创作方式也促成了松柏诗语在这一时期迅速丰富。以谢灵运、鲍照为代表的诗人,或注重松柏艺术手法的创造,或重视情感的寄托。山水诗人通过亲临大自然,对松柏美感的描绘也更为具体、细腻。齐梁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松柏诗歌意象创作的最高峰,谢眺诗中的松柏注重景物、意蕴、情感三者的和谐统一。这一时期诗人们在宴游酬唱中极力写景状物,松柏意象实现了内外美的真正统一。南朝诗歌形成的自然意象文化语境,推动了松柏由象成境的表达。北朝诗歌松柏意象为诗人寓目所见的自然之景,诗人感物而兴,重视情志的生发,带有质朴动人的情感力量。庾信以“重立意”的表现方式,将象征志贞高洁的松柏与诗人的人生悲哀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