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和提升创新能力的中流砥柱。然而,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却是“强位弱势”,其融资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并备受诟病,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学者的研究大多专注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某一方面,仅仅注意到了中小企业作用的共性方面,并没有结合我国的国情——经济转轨时期特有的制度环境来探寻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由此提出的政策建议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在实践中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特有的制度环境,从金融制度层面——金融结构视角来探讨限制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因素。理论研究发现,当前金融结构下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是:大银行的平均小企业客户数量相对较少;中小银行相对偏爱于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用有限。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大银行寡头垄断的金融结构缺乏信息优势,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市场失灵:银行无法低成本衡量贷款项目的有效性;成本收益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对称。而信贷市场失灵造成信贷配给,表现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根据上述分析,第4章提出五个理论假设,通过构造一个数理模型,证明在银行业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市场失灵,金融资源配置低效,从而抑制中小企业融资;并引入中小金融机构,从理论上证明在分散的金融结构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缓解。在此基础上,第5章提出大中型金融机构服务重心下移、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以及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征信制度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