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医证型与CK-MB、Mb、hs-cTnT水平之间的关系,为辨证分型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中医证型的分类及CK-MB、Mb、hs-cTnT的水平的检测,并对ACS各中医证型的CK-MB、Mb、hs-cTnT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血清心肌标志物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CK-MB、Mb、hs-cTnT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性别分布: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存在性别差异,且男性较女性更易患急性冠脉综合征。(3)年龄分布:急性冠脉综合征高龄患者更易于患病,且年龄集中于50-70岁。(4)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不稳定型心绞痛以气阴两虚分布居多,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心血瘀阻和痰阻心脉居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气虚血瘀居多。(5)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的CK-MB、Mb、hs-cTnT的差异性分析:5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型CK-MB、Mb、hs-cTnT水平两两比较中,除去心血瘀阻证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与阴寒凝滞证,心血瘀阻证与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组与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组及阴寒凝滞证与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与痰阻心脉证组、阴寒凝滞证组,痰阻心脉证组与阴寒凝滞证组,其余21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CK-MB、Mb、hs-cTnT平表达上,痰阻心脉证组、气虚血瘀证组水平较高。结论:(1)CK-MB、Mb、hs-cTnT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明显相关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异性、敏感性指标。(2)CK-MB、Mb、hs-cTnT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且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的CK-MB、Mb、hs-cTnT的水平表达上具有明显差异,在CK-MB水平表达上,痰阻心脉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肌损伤重。在Mb水平表达上,气虚血瘀证组、心血瘀阻证组心肌损伤重;在hs-cTnT水平上,痰阻心脉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肌损伤重。(3)CK-MB、Mb、hs-cTnT水平高低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同时也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病情评估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