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视野的不断开拓,地方越来越成为某种稀缺的精神家园,进而成为旅人可以逐求的景观。地方既指向物理维度的空间范围,更指个体或群体心理层面的感知、认同与情感连接所建构的空间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成了人们感知和认识地方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现代旅游业证明了寻求各地不同的体验是人类的主要兴趣之一。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满足旅游者的这一兴趣,民族文化旅游因而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类型。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经历了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延续,成为人类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熠熠生辉。民族文化是本民族在历代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传承、创新而成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是其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在旅游的现代化浪潮中,游客孜孜不倦的追求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的文化景观得到了重新诠释和解读。正是基于这种异文化的吸引力,民族文化旅游得以兴起,这也是其备受推崇和青睐的根源所在。综合国内外民族文化旅游研究来看,涉及民族文化旅游体验的研究略少,获得的理论成果也相对零散。而以往的地方感研究缺乏对游客文化背景的现实考量,基本是淡化游客的文化背景不予置评,未将游客的文化背景作为游客地方感的影响因素,单一研究视角收获的地方感理论势必难以获得统领性、纲领性的理论,更未能在一个全面的视角上对游客地方感予以充分的解读和认识。本研究正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基于跨文化视角展开的游客差异性地方旅游体验的对比研究。在旅游体验理论的整体框架下,从地方感理论出发,关注两类不同文化背景游客在体验同一文化景观中形成地方感的差异性和共同点,进而找出其中蕴藏的、尚未揭示的理论问题。基本的研究路径主要是调查了与旅游目的地文化相似(同)和与旅游目的地文化相异的两类旅游者访问同一文化景观后产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地方旅游体验。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揭示了民族文化景观本真性对两类差异性游客地方感的影响。在具体的研究设计中,上述研究目标的实现是在室韦这一旅游目的地着手开展的。室韦是我国少数民族俄罗斯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俄罗斯族是中俄联姻后形成的少数民族,俄罗斯族文化因而成为室韦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吸引物。来室韦旅游的游客中,既有与室韦俄罗斯族文化相异的我国其它民族的,乃至其他国家的游客,也有与室韦俄罗斯族文化相同或相近(似)的我国其它地区的俄罗斯族和俄罗斯国游客。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考察具有文化差异的两类旅游者在解读室韦俄罗斯族文化景观时形成的地方感有何异同,进而构建相关的理论对室韦民族文化旅游中存在的这一特殊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以室韦俄罗斯族文化为参照标准,据此将室韦的游客划分为两类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本研究以室韦两类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为研究对象,在现有民族文化旅游、地方感、旅游场等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地方感的本质和维度、旅游场的结构、认同体验、逐奇体验、地方感的认知图式、旅游场对地方感的作用等内容进行考量和解读。研究主要分两部分开展,一部分是质性研究,另一部分是定量研究。质性研究主要通过收集游客的访谈文本、游记文本、图片等数据,运用类属分析、扎根理论、ZMET隐喻抽取技术、认知地图分析对质性数据进行处理。质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游客地方感的发生场域——旅游场及其维度的识别、旅游场中的景观类型对游客地方感的结构性影响等相关内容,以及不同文化背景游客地方感中存在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搜集游客在室韦旅游体验的相关信息,经统计分析R软件尝试对室韦的游客体验偏好、细分市场进行分析。在上述研究内容中,最核心的研究仍是探讨不同文化背景游客在解读室韦俄罗斯族文化景观的过程中形成地方感的同质性,即“共景共感”,面对共同的文化景观两类游客产生地方旅游体验的共同性。在这一核心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文化背景不同的游客在解读室韦俄罗斯族文化景观的过程中形成地方感的差异性,即“共景异感”,面对共同的文化景观两类游客产生的地方感背后存在的不同性。以此为核心内容为主线串起其它研究板块,逐次展开,构成本研究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脉络。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共8章,各部分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1、2、3章。第1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选题缘由、研究内容、研究思路、论文框架、研究创新、研究价值等内容,并对国内外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予以简单介绍。总体而言,这一章起统领性作用。第2章主要是相关理论文献述评。首先介绍国外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历程,借助CiteSpace分析软件提取国外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的中心性关键词,了解国外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经过梳理发现,国外民族文化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影响研究、民族文化旅游者的类型划分、民族文化旅游者的本真性追求等,其中民族文化旅游的影响研究主要涉及民族文化旅游对族群认同、族群边界、族群所在社区的影响等方面。相比于国外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国内民族文化旅游略显迟滞。利用关键词作共现网络分析发现,“民族地区”、“旅游社区”、“社区参与”、“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村寨旅游”、“旅游体验”、“开发模式”、“旅游经济”等是国内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的关注点。纵观整个国内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历史,国内民族文化旅游主要集中于民族文化旅游的社区参与与保护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效应研究、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本真性的逐求、主客互动、旅游扶贫、本真性与文化商品化等方面。总体而言,国内外民族文化旅游中对策性研究体量颇大,理论研究不足,关涉游客民族文化旅游体验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的民族文化旅游体验理论比较欠缺。对旅游场的文献梳理主要是从“场”的概念起源入手,分析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场的研究进程及其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借鉴和启示。地方理论核心范畴主要是对地方、地方性、地方感相关概念的区分做了精细化处理,进而梳理了地方感的前因、后果、维度和模型的相关研究。通过理论回顾与文献述评,发现现有研究的空白点,进一步明晰研究内容。第3章主要交代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设计中首先交代了研究目的地室韦的概况,进而按照和室韦旅游目的地文化相同、相似或相异与否,将室韦的游客划分为同源文化旅游者和异源文化旅游者两类,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主要介绍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收集的数据类型、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法等。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4章主要介绍游客地方感发生的场域——旅游场。首先介绍室韦旅游场独特的场域特性,通过对质性文本的实证分析得到旅游场的结构维度:旅游氛围场和旅游行为场,并界定了两类维度的下位范畴和类属,提出了“凝视性景观”和“互动性景观”等范畴,分析旅游场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对游客地方感的结构性影响,以此构建旅游场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场的层次及属性。旅游氛围场是具有基底性、弥漫性的宏观气象层次的场,旅游行为场是具有张力性、集结性的微观具象层次的场,旅游场具有闭合型、边界性、扩展性、可感知性的特点。最后利用ZMET隐喻抽取技术析取了室韦旅游场中的典型文化景观符号,为后续章节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好了铺垫。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因此第5章和第6章是本研究的核心章节。第5章主要研究共景共感,即同源文化旅游者和异源文化旅游者在室韦体验相同的文化景观产生的地方感存在的共同性。这一章节的内容以游客地方感认知图式为切入点,探讨不同文化背景游客地方感背后蕴藏的共有模式和共同规律。通过对质性文本进行认知地图分析,借助认知地图的域分析、中心性分析、簇分析等6大指标分析,识别出模型中兼有大量联接进入和结果输出的“繁忙”概念,“俄罗斯”、“田园风光”、“保留完好的原生态景观”、“人文风俗独特”等是认知地图中的核心概念,是游客在室韦地方感产生、依赖、保持的基本凭借和独特元素,构筑了游客地方感认知地图的基本结构和框架。通过认知地图的分析,获得游客地方感认知图式的基本结构和表征路径,了解形成室韦游客地方感的核心概念和基础元素。前端变量、后端变量、共尾变量之间的因果、内涵等连接关系和形成脉络,对地方感产生的情境化知识、意义生成有了进一步了解,也揭开了游客地方感认知图式心理“定义组织过程”的神秘面纱。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触角也逐渐延伸至在旅游场中重新理解地方感的内涵;进一步运用类属分析对游记文本进行编码,在实证意义上探索了地方感的内在维度,从而在“旅游场”中构建游客地方感理论模型,力求将地方感纳入旅游研究的核心范畴之中。研究发现,在旅游世界中重新理解地方感的内涵,其根本在于,承认游客的地方感是在对旅游目的地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了解的基础上,经由与旅游目的地的互动过程,最终通过旅游场中包含享受性体验、独特性体验、原真性体验、依恋性体验等在场体验行为所表征的综合性地方体验过程。通过地方感认知图式的研究,室韦不同文化背景游客地方感生成的共有规律得以呈现,为今后探索游客地方感背后普遍性规律奠定基础。第6章主要研究共景异感,即同源文化旅游者和异源文化旅游者体验相同的室韦文化景观产生地方感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对质性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对游客地方感的生成路径有了清晰的了解,构建不同文化背景下游客地方感生成模型,并对游客地方感本质提出新的解读,认为游客地方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身体嵌入旅游场后接受景观刺激,生成的具身性地方逐奇和认同体验,据此建立了基于文化差异的游客旅游体验谱系轴。在这一章节中提出如下新范畴:逐奇体验、趋同性吸引力、差异性吸引力、遁世型逐奇、反叛型逐奇、认同探寻、认同承诺、身体感项目、身体共感、身体通感等。本章研究内容证实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在体验相同的文化景观时形成的地方感存在明显差异。此外,通过对游客赋予室韦文化景观象征意义的不同将景观划分为理想景观、浪漫景观、遁世景观、印刻景观、迷思景观5种类型。在生成逐奇体验和认同体验的过程中,身体积极参与其中,将身体感进行了个体和群体层面的划分,个体层面的身体感包括身体感项目和身体共感,群体层面的身体感包括身体通感。文化景观的本真性问题是民族文化旅游难以逾越的话题,本章还讨论了文化景观的本真性对游客逐奇体验和认同体验的影响,提出了本真性——逐奇/认同体验矩阵。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第7章主要是通过收集问卷调查室韦旅游者的体验偏好和细分市场的特点。首先,对不同民族变量在旅游开支、旅游体验行为、旅游意愿、旅游项目重要性、体验感受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揭示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其次,对室韦旅游者的体验行为倾向进行因子分析,识别出旅游者不同的体验偏好类型。最后,将体验行为偏好因子与人口统计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确定是游客的哪些体验行为倾向驱动了聚类之间的差异,从而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分析不同的细分市场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呈现的明显差异以及在体验行为倾向的因子上呈现的不同偏好。第五部分包括第8章。第8章主要是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首先,对本研究的各个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对各部分的研究结论进行提炼和汇总,旨在让研究中呈现的范畴、命题、理论模型更加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其次,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并对本研究未来可以深化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1)研究视角的创新。区别于以往研究,本研究从游客文化背景的视角着手分析游客地方感的生成,以旅游目的地文化作为划分标准,探讨与其相同(似)和相异的两类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在室韦产生地方感存在的差异和共性,可以说是基于文化视角开展的游客地方感的对比研究,因此也是一项跨文化的旅游体验研究。(2)研究内容的创新。就研究内容而言,本研究也做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首先,从实证的视角对旅游场、地方感、旅游体验三大范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力争把地方感纳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范畴中来,在理论建构上关注地方感对于旅游体验的解释层面,增强地方感理论在旅游体验中的解释力。其次,关于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共景共感”和“共景异感”的研究中,前者用认知图式来揭示差异性文化背景游客形成地方感的共有规律和共同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地方感的相关理论;后者尝试在两类不同文化背景游客形成地方感的差异中对地方感的本质予以重新解读,构建了游客地方感的生成模型。最后,本研究把旅游场作为游客地方感的发生场域,探讨旅游场的二元结构对地方感的影响机制、旅游场中的景观类型对游客地方感的结构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场的结构模型。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范畴、新命题、新的理论模型,进一步推动旅游场、地方感在旅游体验研究相关范畴和相关命题方面的理论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囿于研究者个人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水平的局限,对质性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尚有不充分之处,对部分理论命题和模型的思考和阐述仍有提升空间;第二,定量研究中,异源文化旅游者的室韦旅游体验的问卷搜集数量有所欠缺;第三;定量研究中资料仍有继续挖掘提高利用率的余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局限了研究论题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可能。未来,在前期主体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论命题的量化性验证,使质性研究结论更加经得起量化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