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老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此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的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老年人口数量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与其他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老龄化,必然会给社会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能力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在学习和总结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宏观视角研究问题,同时针对我国实际国情进行具体分析。在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的分析中发现我国老龄人口多,老龄速度快,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发现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着制度的负面激励效应、低收入能力、缺乏自动平衡机制消化老龄化人口等问题。在对支付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能力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其中主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个人账户亏空、隐性负债、财政补贴、统筹层次较低对支付能力影响。从宏观角度出发用2001至2015年全国31个省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支付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最后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入了解,提出客观的政策建议.:短期内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国有资本、外汇储备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来保障支付能力;中期内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环境,建立双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个人自愿储蓄养老金账户来提高支付能力;长期内提升国民经济实力,提高国民就业率,促进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