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稳定社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其整体发展状况而言,中小企业又是社会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在市场准入、资金融通、人才引进、信息共享以及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困难。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水平低等内部原因,再加上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整等外部原因,使融资难问题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瓶颈。如果不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其融资难问题,不但会压缩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还会降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甚至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包袱。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时至今日,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继续研究并探索这个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颁布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成立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在资本市场推出中小企业板、《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对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融资瓶颈依然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论文运用了信息经济学有关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文写作过程中采取了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范畴的界定和国内外对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有关理论为起点,对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分析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和融资途径入手,通过对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和对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强调,试图从中寻找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方法。作者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比较和借鉴境外间接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仍将以内源融资和银行贷款为主。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自身信用不足的问题,又有金融机构出于成本和风险的考虑而“惜贷”的原因,还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因素,而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也加剧了其本身的融资困境。因此,就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应增强赢利与负债能力,改善信用状况,完善财务制度,降低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就金融机构来说,应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信用为基础、法律为准绳、效益为前提的新型银企关系,完善储蓄到投资的转化机制,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就政府来说,应改善和发展资本市场,疏通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渠道,从宏观上改善其融资环境,从而达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