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更大的希望:“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提高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及借助现代化教学等手段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现实问题创设情境,以情境来唤起学生内心体验和实践体验,使学生在感悟中走进课堂,主动探究课堂上出现的一切能帮助他解决自己生活中生物现实问题的知识,并在内心和实践的体验中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对自身思想、道德、行为的感悟。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实践了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来,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在初中生物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对情境教学抱着肯定的态度,但要真正在生物课堂上灵活、熟练地开展情境教学还是感到相当吃力的。究其原因是对于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影响情境教学的各方面因素还欠了解,特别是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目前较少,缺乏专门针对初中生物课堂的具体实施策略和具体的符合情境教学原则的教学案例分析。因此本研究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广西梧州市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为例,完善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在研究上的不足,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更符合梧州市初中生物课堂的需要。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启发及根据本人教学实践的一些具体情况,确定将初中生物情境教学作为本次研究的主题。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对情境教学的内涵及发展现状等做了具体详实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的意义;结合对梧州市初中生物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尝试发现梧州市初中生物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的原因做出分析;从理论上继续深入探究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原则并尝试总结得出影响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关键因素;并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设计策略与实施策略。最后为验证相关的理论与研究所得,笔者在针对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情境教学的原则及与影响课堂情境教学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课堂案例,展开情境教学的实践:最后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分析,并开展针对情境教学对初中生物学习影响的调查,通过数据和调查检验了情境教学在梧州市初中生物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开展效果,从而为达到在梧州市初中生物课堂上进一步推进情境教学的开展提供信息。实践证明,利用本次研究总结出来的情境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课堂开展情境教学能显著提高初中生的生物学科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发展能力,促进了初中生物教师运用情境教学的能力。因此本次研究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实现生物科学素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次研究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物情境教学做出进一步的完善,增强在日常生物教学中的可操作性,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利于教学上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次研究的结果希望能为将来情境教学的理论发展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依据,为初中生物教师开展情境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更具有操作性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