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传统数学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重视双基训练,这使得我国中学生选手多次在国际数学的各项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荣耀的背后,认真审视我国的传统数学教育,发现其有许多的弊端。例如: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受到抑制等,大部分学生还不具有二十一世纪公民所要求的素质。如何改进传统的数学教育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便成了每一位数学教育者面临的具体问题。同时,纵观各种有关“探究性学习”的文献资料,很多文章都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对于在教学实践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和完善。所以,本文着重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就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一些系统的探索。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1)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由于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不具备二十一世纪公民所需要的素质,而且从现状调查中可以看出中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十分低下,并且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和数学学科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这一部分内容中,还从历史上追根溯源,探寻众多学者对探究性学习所作的研究成果,理清它的发展脉络。(2)构建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课程论基础,知识论基础,学习论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数学教育思想基础以及实践基础;并且结合其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具体分析了影响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因素——中国的传统文化,主体的思维水平,教师的角色,学习的课程和内容。(3)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探索。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材料的选择;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课堂中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和策略;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其中,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战场,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因此,在这一章里从教学的实践层面上重点阐述了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以及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4)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验。笔者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验,并对实验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得出了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育实践意义——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总之,本课题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每堂课的知识容量不大,致使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步伐,使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加剧;如何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育相整和,以更好地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等。真正使数学探究性学习落于实处,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本课题以期在此为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起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