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DBN-ELM的网络入侵检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网络安全问题愈发严重。而入侵检测作为网络安全防御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何提高入侵检测的检测效率成为了广大研究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将深度学习与入侵检测技术结合以提高入侵检测效率为传统入侵检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入侵检测和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同时结合KDD CUP99数据集的特点,选择将深度信念网络和极限学习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入侵检测系统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做出如下工作:(1)为了改善深度信念网络数据处理能力,将在深度信念网络预训练阶段,通过将上一层隐藏特征与原始数据相结合作为下一层隐藏层的输入进行下一层隐藏层训练的改善办法应用于入侵检测,加强原始数据提取能力,改善DBN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2)为进一步提升入侵检测效率,在第一点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学习机良好的分类能力,提出将极限学习机替代原深度信念网络中的BP分类器,构建IDBN-ELM网络入侵检测模型。(3)为了验证本文所提模型有效性,使用KDD CUP99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善后的深度信念网络的数据提取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将深度信念网络与极限学习机相结合也可以提升入侵检测的检测效率的优点。
其他文献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作为一种新型信息沟通控制手段,是一个涉及神经科学、信号处理以及模式识别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课题。基于运动想象的BCI系统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脑机接口系统。针对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脑电特征与运动想象之间映射关系进行分类时,现有方法仍存在着无法兼顾脑电信号的时-空域特征,并且分类精度难以提高的问题,本文开展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向
皮肤触觉感受器因接受机械刺激而产生的感觉,称为触觉。通过仿生触觉传感器,机器人也能捕捉因相互接触而产生的物理交互信息。本文面向现代机器人触觉感知的实际应用,针对目前多传感融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依据现代稀疏编码相关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实现多传感信息互补以提升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针对稀疏联合组套索模型的优化求解问题,本文构造了一种基于近端梯度下降法
行人重识别是视频监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相机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人脸图像时,利用身体特征、步态动作等更为全面的信息继续识别目标,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目前,基于单帧图像的行人重识别研究已经获得很大的进展,但图像的信息有限并对图像质量有较大的要求。考虑到基于视频的行人重识别方法不仅关注单帧图像的信息,还能够利用帧与帧之间的时
遥操作机器人可以代替人手代替操作者去执行危险任务,并且操作者可以通过力反馈设备感知到远端环境与从端机器人的交互力从而判断从端机器人情况。但是由于通信时延的存在以及系统中有力反馈设备的参与,这将破坏遥操作机器人的系统稳定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加幂积分算法的有限时间控制器,结合有限时间收敛的干扰观测器的控制策略来提高带有力反馈的遥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精确性以及鲁棒性,使得带有力反馈的遥操作系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心,直接影响单位运营效率和质量。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认知不足、系统兼容性不强及安全性能不够等问题,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此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其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奠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基础、搭建功能模块集成化系统、建立线上报销平台及搭建基于内联网的安全保障机制等措施,推
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领域被广泛使用的模型,其在计算机视觉的诸多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与研究。作为具有很高研究热点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包括图像识别、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模块,且这些模块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在蓬勃发展。为了应用这些已取得较好效果的深度学习模型并在医疗领域展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模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
高分辨率卫星幅宽有限,涉及大区域的对地观测应用通常需要对多张高分辨率图像进行镶嵌。由于拍摄时间不同,这些参与镶嵌的图像通常具有明显的颜色差异,因此要进行图像匀色,以避免过渡区域内明显的接缝线和重影。当前的遥感图像镶嵌技术在消除图像之间色彩差异问题上,已经能够得到很高的视觉上的连续性。但是无法保持镶嵌后数据的辐射准确性,也就无法应用于定量遥感应用和遥感解译。本文以遥感图像镶嵌任务中的图像匀色技术为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引领下,推动能源行业从高碳向低碳转型,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然而,受内需拉动和国际贸易复苏等多种因素影响,江苏能源供应的紧张形势不断凸显。破解这一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着力解决三个重点问题:一是明确传统能源的“压舱石”作用,协调新能源快速发展与能源增长需求、电网调峰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明确省属能源企业主力军责任,引导传统能
期刊
裸眼3D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3D摄像机和3D照相机提供了图像监控措施,从而促进了3D拍摄技术的发展。裸眼3D技术与3D拍摄技术构成了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紧密关系。3D拍摄技术获得的3D视频是3D电影、3D电视等3D场景的重要载体,对3D显示设备的产业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3D拍摄过程中涉及的视频处理技术为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3D图像传感器的3D视频采集、处理和显示的系统。3D图像传感器
表面形貌是评价物体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表面粗糙度是表现表面形貌的重要参数,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广泛用于工业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现有粗糙度测量方法主要有纳米表面粗糙度分析法、触针式测量法和白光干涉法等,但存在测量环境要求高或者易划伤物体表面等缺陷。共聚焦显微成像粗糙度测量法能够测量表面局部斜率较高的零件,且属于非接触式测量法,在高精度零件表面质量评价中有重要应用。本文研究了基于共聚焦成像的表面形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