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史上独特的美的使者——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小说创作综论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废名(冯文炳)、沈从文、汪曾祺都以其不同于同时期作家的创作风格而著称。他们在西方文化影响极为深刻的时候,却选择了背转身去,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来试图重新唤醒其生命力。同时他们在审“丑”成为流行的时候坚守着一种审“美”的独特美学风格,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个恬静平淡、古朴美好的艺术世界,并且以他们独特的“诗化”小说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形成了一股“浪漫田园”小说创作泉流。本文主要通过文本的细读发现和比较他们在文化观、人生观、美学观上的共同点和各自的鲜明个性,以挖掘隐藏在他们独具个性的美学追求创作下的共同创作风格,从而对于理解新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其中的个性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自动处于边缘的文化定位和各自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独特民间文化立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以探究他们各自文化观念的共同点和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这三位作家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   第二部分主要从他们三人作品中所渗透的自然生命观、悲剧意识及思想形成的根源等方面去分析和比较,以探讨他们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鲜明特征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异。   第三部分主要从他们三人的创作和绘画之间的关系,“梦”和“回忆”的艺术创作观念及“诗化”般的语言艺术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他们各自美学观、艺术观等方面的异同。   在结语中对废名(冯文炳)、沈从文、汪曾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引导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理想和审美风格所具有的意义进行分析,同时进一步指出对这三位作家创作进行比较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从“否定”这一概念入手,详细梳理了中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此概念的渊源流变,进而界定了此概念的内涵。吴炫对传统辩证否定、存在虚无否定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否定进行了对比,
拙文第一部分对《隋书》的人称代词进行了穷尽式的分析归纳整理,建立了可供教学研究、便于查阅检索的基础性语料库,或可为中古人称代词研究乃至汉语史研究提供些许佐证。第二部
苏轼黄州时期的尺牍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通过这些尺牍作品可以看出,苏轼黄州时期的心态经历了“困”——“达"——“适”三个阶段,分别为孤寂苦闷期、苦中作乐期和达观
杜甫有“诗圣”、“诗史”的称号,然而,前人解读杜诗,多注重杜甫的“诗史”巨作,较少关注他的日常生活小事创作。其实杜甫的黄钟大吕之作在将近一千五百首诗作当中仅占很小的比例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不仅为后世打下坚实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两汉是中华民族人格文化精神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古代,文化基本是被士阶层所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