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学家冈千仞的中国之旅(1884-1885)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4—1885年间,日本汉学家冈千仞前往中国游历。他走访了中国一些特别的城市——上海、杭州、天津、北京、广东、香港,这些城市有的是省会,有的是早已开放的港口城市。在每个城市中,冈氏用尽各种方法结识城中的名流士绅,在这些游历交往中他对中国的观感发生了变化。一,他转变了对中国士绅看法。在他眼中,这些对中国政局有或大或小影响的人物大都思想观念保守,不了解外洋事物,在中法战争的问题上更是抱有狭隘的民族意识,极力主战。种种迹象都引起了冈氏对中国前途的忧虑。二,他发现了中国的三大毒害——“烟毒”、“经毒”、“贪毒”,而中国士人却淡漠于此,这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改革发展。本文除绪论外,共分六节。本文的第一节,主要通过分析冈千仞早年的生活经历,探索其豪迈个性的养成。通过对冈氏的知识背景,所处的时代背景,所结交的朋友的类型、个性、主张,他的部分著作的分析,总结冈氏的思想观点、时局认识、对外认识。并通过上述分析,探求其来华原因——除了想了解汉学母国的情况外,尚有会见友人的私人因素。在本文的第二节至第五节,主要依据冈氏的《观光纪游》的记载,笔者分别阐述冈氏在上海、苏杭、京津、粤南的游历。记述冈氏在各地的主要游历场所,他对各地的旅游印像。重点总结他在各地所结交的士绅及双方的笔谈记录。并在各地的交往中,选择与冈氏交往较深且在当地具代表性的士绅的笔谈资料加以分析,既总结冈氏对其的看法,也关注双方在当时中国各项问题上的分歧。诸如上海交往中,通过冈氏与王韬的交往记录展现王韬的上海生活及其对王韬的失望。通过冈氏与张焕纶的交往,了解上海知识界的新动向。在苏杭则记述了冈氏在慈溪王氏家族居住时,通过对王氏家族的观察,找到中国许多弊病产生的根源。与王氏家族的士绅交往,则让冈氏更觉中国“烟毒”之烈,宗族制度的祸害之深,“六经毒”对士绅思想的禁锢。而冈氏在京、津的交往中,主要记述了其与盛宣怀和李鸿章的交往,反映冈氏对此二人的看法,以及当时盛、李二人对时局、外事的看法。至于冈氏的粤南交往,主要记录了其与文廷式的交往,对文廷式的称赞及指出文氏思想的守旧之处。在本文的第六节,主要介绍冈氏在中国所遇到的一些日本人,以及这些日本人给冈氏带来的信息,对冈氏的帮助及触动。但此节由于资料的问题,尚有许多日本人因为缺乏资料而不能记录下来。最后,通过上述的分析,展现当时中国的状况,中国士绅的精神状态及冈氏对中国弊病问题的看法。经过分析总结,冈氏对中国问题的分析较客观,而在对外认识上,冈氏的见识无疑高于中国的士绅。
其他文献
<正> 一、国外办公室自动化的动力 20世纪中期,工业自动化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但是,管理人员效率却提高较慢,两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例如从1965
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56年历史为背景,通过考察学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实践经验,阐述其社会功能,并从民族意识调控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课程产生这些社会功能的原因。
讨论生态美,不仅要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还要关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作为后发展国家,我们固然要避免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种种失误覆辙,也不
随着智能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来提高公路管理效率、交通效率和安全的智能交通已成为当前交通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某高速公路智能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主要针
魏晋“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开创了我国古代小说表现人的意识的端绪 ,表现了人的觉醒。以世间人物为对象 ,以人物风度为重点 ,以多种方式显性格 ,是其“志人”的三大特点
2001年9月,我应国务院侨办邀请,作为"西部行"的海外百名博士之一,去新疆开展葡萄酒方面的咨询,发现有关葡萄酒企业在葡萄酒生产中特别强调用滴定酸值表示总酸值.
对国内外不同学者有关高雅海神蛤的生态习性、繁殖与生长、人工育苗、养殖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 ,同时提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展望。
通过单因素多水平、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非油炸慈姑脆片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切片厚度为1.2mm,在140℃下烘烤18min,所制作的慈姑脆片感官性状最佳。
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烹饪专业人才需要运用烹饪教学法进行规范教学。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运用烹饪教学法来进行烹饪教学,从而提升烹饪教学质量,争取获得更好的烹饪教学效果。
管乐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愈来愈凸显。但管乐教学在许多高校中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存在着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