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智感知网络中感知质量增强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迅速普及,大量用户随身携带或车载的智能设备通过移动网络互联,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协作,共同完成大规模感知任务,正成为一种物联网感知的新模式,即“群智感知”。与传统主动部署的传感器网络相比,群智感知网络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资源,灵活地完成多样化的感知任务。但是由于“以人为中心”的特点,群智感知节点符合人的时空行为模式,时空分布呈现出显著的非均匀性和动态性,导致在群智感知网络监测区域内出现许多感知薄弱区甚至是感知盲区。如何有效减少感知薄弱区,实现群智感知质量增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从节点资源配置、相关感知数据融合、感知数据结构特征学习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感知质量增强方法。具体来讲,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群智感知增补节点规模预估方法。增大感知节点规模是增强群智感知网络时空覆盖能力、减少感知薄弱区域的一种直接方式。然而,现有的研究工作显示城市人群有其特定的行为模式,群体规模与网络时空覆盖能力之间呈现出环境相关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为此,我们结合城市场景信息建模与节点规模尺度分析,设计了场景信息融合的节点轨迹生成方法,提升了满足感知质量约束的增补节点规模预测准确性。(2)提出基于数据相关性的群智感知质量增强方法。数据间的关联普遍存在于群智感知数据中:在时间维度,相邻时段的感知数据存在相关性;在空间维度,相邻区域的感知数据存在相关性;在类别维度,不同类别的感知数据也可能存在相关性。为了将上述群智感知数据在不同维度上的关联性进行统一建模,我们构建群智感知数据张量模型,并利用协同张量分解技术挖掘感知数据时-空-类别关联性,实现了感知数据的互补增强与缺失估计。(3)提出基于数据结构特征的群智感知质量增强方法。感知数据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出连续变化的特点,进而表现出特定的内在结构特征。而群智感知模式,由于节点分布不均匀,在覆盖薄弱区域内数据采集稀疏,信息缺失严重,这为数据结构特征学习以及后续的数据缺失重建带来了挑战。为此,我们建立了非均匀分布节点的影响图,结合生成对抗神经网络,通过高质量环境信息重建,实现了感知薄弱区域的质量增强。基于上述贡献,我们设计并实现了群智感知质量增强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三种方法对于群智感知网络感知能力的增强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阐述包络分析方法及其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及展望. 方法归纳总结了常用包络分析方法以及基于包络的特征分析方法, 建立了基于包络分析的故障诊断系统. 结果与结论通过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进入了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时期,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促使中职教师做出教学改进。对中职美术专业教师而言,
从施工的各个环节分析保证路面平整度的主要措施。对施工方法、机械设备等方面对平整度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高技术产业化过程的信息残缺性,使得直接定量评价风险的大小极为困难.但风险评价对高技术产业化决策的指导意义是勿庸置疑的.文章先对现有风险评价方法作出比较,再引入AHP法,
任何环境违法犯罪都可能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破坏,甚至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环境警察的出现,即“公安+环保”的队伍建制,自2008年起已在全国多地试点,逐步突破“企业无赖、环保无奈”的执法困境。不过,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环境警察制度建设之路,依然有一些“绊脚石”需要扫清。《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未规定环境警察制度,环境警察制度的试点突破了当前环境执法体制,目的主
期刊
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怎样充分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推动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制约多媒体技术应用和推广的瓶颈.
分析了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特点、平台建设、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及安全性设计.本系统采用J2EE平台以Weblogical Server为底层支撑的B/S结构,应用程序对象采用JSP和 Java B
照明弹经过一定时间的存储,其终点效应参数(包括空爆高、开伞高、熄火高、燃烧时间)将发生变化.为了该弹种发挥正常效能,需对这些参数进行测试.在过去使用的检测设备中,有的
<正>背景:Th17细胞是新定义的一个T细胞亚群,与自身免疫、感染、肿瘤等多种疾病病理及预后相关。IL-17主要由Th17亚群细胞表达,是该亚群主要的效应分子,IL-17可以通过促进VEG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