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乙醇复合喷射发动机超高压喷雾特性及排放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u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内燃机的节能减排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缸内直喷(GDI)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问题,已成为世界内燃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研究工作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直喷汽油机中燃油撞壁及其与机油油膜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效清洁增压直喷汽油机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课题的支持,重点针对GDI发动机的颗粒物问题,开展汽油/乙醇复合喷射发动机的相关研究,利用含氧燃料乙醇、超高压喷射技术及复合喷射技术,以探索进一步降低GDI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潜力。首先,利用纹影光学试验台架、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系统等平台,进行了最高至60MPa喷射压力下的GDI喷油器汽油与乙醇超高压自由喷雾及撞壁喷雾的宏观、微观特性研究。然后,利用复合喷射发动机试验台架,在选定的小负荷和中高负荷典型工况点,系统地开展了G-E(进气道喷射汽油,缸内喷射乙醇),E-G(进气道喷射乙醇,缸内喷射汽油)和G-G(进气道和缸内都喷射汽油)三种喷射模式下的排放特性研究,并进行了利用喷油控制参数抑制其颗粒物排放的探索。本研究取得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基于该复合喷射发动机GDI喷油器的超高压喷雾宏观特性研究表明:对于自由喷雾,超高压喷射条件下(本文定义30MPa及以上的喷射压力为超高压喷射),喷雾的分枝状结构出现时刻提前且数量增多。因为汽油喷雾的分枝状结构较乙醇喷雾更密集,其喷雾主体更易发生破碎。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喷雾锥角、贯穿距、面积和不规则度都随之增大,但超高压条件下,喷射压力的增长对喷雾贯穿距和面积的影响都明显减弱,且喷雾液核区的面积占比明显降低。超高压喷射不会明显增大喷雾贯穿距而增加喷雾撞壁的概率。汽油喷雾的喷雾锥角、贯穿距、面积和不规则度均比乙醇喷雾略大。对于撞壁喷雾,超高压喷射下的喷雾撞壁时刻大幅提前,反弹高度、扩散距离和喷雾面积均有所增加。汽油喷雾的反弹高度大于乙醇,但扩散距离、喷雾面积均与乙醇接近。超高压喷射使得油气混合均匀程度加强,有助于减少燃油过浓区域,从而可抑制颗粒物的生成。
  基于该复合喷射发动机GDI喷油器的超高压喷雾微观特性研究表明:对于自由喷雾,50MPa超高压喷雾比10MPa常规压力喷雾的液滴法向速度和切向速度都明显增大。液滴粒径概率分布更集中于较小的粒径区间,处于粒子剥离区、粒子快速破碎区的液滴比例都大幅增加,从而使喷雾雾化更为充分,有助于在燃烧中抑制颗粒物的生成。与乙醇喷雾相比,汽油喷雾液滴的速度更高、粒径更小、雾化效果更佳。利用Bai-Gosman液滴撞壁理论模型,对即将撞壁的液滴预测可知,超高压喷射条件下,喷雾粒子的粘附、铺展比例减小,飞溅比例有所增大,并且汽油喷雾液滴的飞溅比例高于乙醇喷雾。对于撞壁喷雾,超高压喷射显著增强了喷雾撞壁后的破碎程度,出现了部分具有较高反弹速度的液滴,但整体液滴运动方向的不规则性大幅增强,使反弹液滴的平均法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均略有减小。同时,超高压喷射使得撞壁喷雾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SMD)大幅减小,有助于形成更均匀的混合气。汽油撞壁喷雾的SMD小于乙醇,但超高压喷射下,两者的差距明显缩小。数值模拟的结果展示出,超高压喷射下,撞壁喷雾的壁面分布变得较为分散且边缘褶皱增多,有助于促进湿壁喷雾的汽化,从而在燃烧中抑制颗粒物的生成。
  基于该汽油/乙醇复合喷射发动机的排放特性研究表明:随着乙醇喷射质量分数(ωE)的增大,燃烧相位更加优化,燃油经济性明显提高。当ωE数值较大时,G-E模式表现出了最为优异的燃油经济性。喷射模式及比例对CO、NOX、HC和颗粒物排放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随着ωE的增大,CO排放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且0.2MPa工况下的降幅较1MPa工况更为明显;G-E模式的NOX排放比E-G模式降幅更大,两种模式下的HC排放均明显降低。纯汽油喷射的G-G模式颗粒物排放相对最高,而E-G模式借助进气道喷射(PFI)喷射和含氧燃料相结合的优势,使得颗粒物的排放相对最低。随ωE的增大,乙醇燃料的使用有助于抑制颗粒物的生成,也使其氧化活性加强,从而使颗粒物排放明显下降。利用喷射控制参数可降低汽油/乙醇复合喷射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水平。适当的缸内喷油时刻或提高缸内喷射压力有助于抑制颗粒物排放,且E-G模式下的效果更为明显。G-E模式下,在进气门关闭时进行气道喷射,对颗粒物排放的抑制效果十分明显。在一定喷射时刻范围内进行缸内二次喷油,可抑制颗粒物排放,且第二次喷油比例较大时,效果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聚醚醚酮(PEEK)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功的应用于整形外科植入领域,其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它在服役期间仍然面临着高负荷下过度形变以及在应力集中处疲劳断裂的风险,所以临床前的力学性能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首先比较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与短碳纤维(CF)掺杂PEEK的拉伸力学性能。采用球磨的方法分别将质量分数为10、20、30%的HA和CF粉末与PEEK粉末均匀
304奥氏体不锈钢具有高强度、耐低温、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低温罐车制造过程。由于其屈强比低,通常利用应变强化技术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屈服强度,进而减小压力容器壁厚。随着低温液化气体的广泛应用以及液化气体储罐大型化发展,压力容器轻量化设计越来越重要。  本文以S30408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对其应变强化后的疲劳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室温和-163
本文遵循能量梯级利用思想提出了应用于干热岩地热资源的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即全流—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系统(Full-flow screw spray system coupled with organic Rankine cycle system, FFORC)和闪蒸—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系统(Single flash system coupled with organic Rankine cycle sy
学位
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并推出相应法规。目前我国排放标准中的要求与国际标准基本相当甚至有些部分更严,其中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已分别于2016年12月、2018年6月发布。但是,重型汽油车标准目前仍处于第四阶段,其以发动机台架排放测量作为型式认证的方法难以反映重型汽油车在实际使用中的排放水平;且重型汽油车排放主要集中在冷启动阶段,而现有的排放测试方法无
在既定条件下,能量的应用究其根本是能量自身品质的应用,即能质的应用。能质一旦达不到既定的应用条件,就可视为无效能。而无效能的出路有二:或是继续用于更低能质条件,主要涉及能源的梯级利用;亦或是提升能质达到既定能质的要求。目前,我国大约50%的工业能耗以废热形式被排放,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同时,工业领域对100-160℃温度范围的热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科研人员提出采用能质提升技术来进一步解决当前所
在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之下,内燃机节能减排成为内燃机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内燃机无法同时兼顾热效率提升与排放降低使得下一代内燃机研发步履维艰,采用低碳清洁燃料以及新型燃烧模式的发动机应运而生。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 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 DMCC)模式就是新型燃烧方式中的典型代表。前期研究表明,该燃烧模式不仅能实现热效率的大幅提升,而
学位
制冷热泵系统中由于压缩机需要润滑,润滑油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整个系统,润滑油与制冷剂混合会影响系统的传热,因此需要对含油的制冷剂换热情况进行研究。本文以新型三元混合工质R447A(质量组分68%R32/28.5%R1234ze(E)/3.5%R125)为目标工质,研究POE类润滑油对三元非共沸工质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开展润滑油与制冷剂的相分离研究、含油的混合物粘度特性研究、含油制冷剂核态池沸腾研究及
学位
多年来,我国在中低温热能利用领域中对于实际热力循环的构建的基础理论缺乏突破,导致构建方法层面缺乏有力指导,使得此类实际热力循环效率不高,热力学完善度很低,制约了我国对中低温热能的有效利用。针对实际热力循环构建方法不明确的问题,已有学者提出通过改变循环工质协同性以提高所有热力过程性能的技术路线,进而发明了热力循环三维构建方法。该循环中使用的工质为非共沸工质,循环过程中通过工质的混合与分离,实现非共沸
学位
电辅助涡轮增压技术(eTurbo)能够有效解决发动机输出功率与发动机轻量化、紧凑化之间的矛盾,是内燃动力系统电气化和智能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内燃机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电辅助涡轮增压柴油机是高动态强耦合系统,运行范围宽广,控制自由度高。如何实现宽广多变工况下电辅助涡轮增压柴油机节能、强劲、清洁地运行,是这项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重型车用柴油机为对象,以降低运行能耗为目标,从进气回路跟踪和热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