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改革取得重大成效,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户收入增速放缓,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尤为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发展的主要支撑,是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然而,面对农户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我国金融机构依然将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城市作为业务拓展的重心,而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逐渐撤并分支机构或缩减业务种类,导致农户的资金需求较难得到满足,存在严重的信贷排斥。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不仅对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还阻碍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反过来又会加剧农户贫富差距。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信贷排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户收入,它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既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归纳总结已有文献及农村金融的相关理论,并对信贷排斥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相关宏观数据梳理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并使用农户微观数据分析农村信贷排斥现状。第三,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从农户收入层级和收入结构两个视角对信贷排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农村信贷排斥的影响机理。第四,将实证结果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缓解农村信贷排斥,提高农户收入的政策建议。通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滞后,存在较为严重的信贷排斥现象。(2)信贷排斥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的影响不同,除了低收入组,信贷排斥对其他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高收入水平农户家庭的收入的影响最大。(3)解释变量中的主事者特征、家庭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本均对农户是否受到信贷排斥产生显著影响。(4)信贷排斥不仅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存在显著的负效应,也会对农户人均农业纯收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5)在采用分位数对信贷排斥与农户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主事者特征、家庭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本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收入也存在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的政策建议是:(1)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业务的支持力度,并引导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2)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拓宽业务种类,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宣传,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