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包括刚地弓形虫、隐孢子虫、疟原虫、巴贝斯虫和球虫等,是人和动物的重要病原。这类原虫具有相似的亚细胞结构并能分泌与入侵相关的保守蛋白,尤其是在入侵宿主细胞阶段分泌的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s, ROPs)被认为是协助寄生虫入侵和繁殖的关键分子。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属专性肠道寄生性原虫,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免疫缺陷的宿主感染后,如艾滋病患者等则可能危及生命。目前,尚未见报道有效治疗隐孢子虫感染的药物,因此,疫苗是未来防控本病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根据Cryptodb数据库(http://cryptodb.org/cryptodb/)中登录的微小隐孢子虫棒状体蛋白cgd82530编码基因中的sushi结构域基因片段序列(共708bp)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将该基因片段从微小隐孢子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来,然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sushi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 (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sushi结构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能被微小隐孢子虫sushi结构域基因重组表达蛋白免疫兔血清识别,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将sushi基因片段连接到pVAXl质粒,成功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sushi,与sushi亚单位疫苗共同免疫ICR小鼠,并设置健康组、空白组、TE组、pVAX1质粒组、佐剂组,对各组诱导的免疫应答指标进行了检测比较;,观察ICR小鼠感染泰泽隐孢子虫(C.tyzzeri)后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sushi亚单位疫苗组ICR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增殖及各细胞因子IFN-γ、TNF、IL-4、IL-5、IL-12p70等免疫水平均显著增高,表明亚单位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Th1/Th2混合型免疫反应。减卵实验显示,亚单位疫苗免疫组无排卵高峰;排卵量明显减少,减卵率可达89%,表明制备的sushi亚单位疫苗能明显地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对隐孢子虫感染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而pVAX-sushi试验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淋巴细胞增殖及各细胞因子指标也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可以产生Th1/Th2混合型细胞免疫反应,但明显低于亚单位疫苗组: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与其他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变化;小鼠排卵囊数量少于空白对照组,与其他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表明pVAX-sushi免疫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反应。本研究构建了隐孢子虫cgd82530蛋白sushi结构域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观察了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有益于隐孢子虫病疫苗的研制,为研制隐孢子虫病疫苗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