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它的发展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末民国年间随着社会的剧烈的动荡和转型,慈善事业的性质渐渐发生了改变,涌现了各类慈善团体、慈善家个人以及群体,对当时的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调节作用。熊希龄是当时慈善家中的领军人物,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他不仅奔走于全国各地救灾办赈,还兴办了一系列的慈善机构,为国人造福。他的慈善事业较为全面,慈善思想也很先进。本文试从熊希龄事业与近代慈善事业的关系着眼,从思想基础、发展过程、经办内容、经验启示等方面对熊希龄慈善救助事业做出详细梳理、描述。首先分析熊希龄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研究熊希龄慈善思想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并运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熊希龄慈善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其次论述熊希龄慈善救助事业的主要内容。试图总结熊希龄举办慈善救助事业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体系结构的营建情况,总结事业的规模、活动水平和社会效果等。再次论述熊希龄慈善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以熊希龄慈善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慈善机构:香山慈幼院为例,从组织机构、管理模式、资金使用、业务开展等方面来探讨香山慈幼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创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熊希龄慈善事业进行经验总结,评析其历史意义与地位,并提出对中国当代慈善事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