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体育的竞争不仅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和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更是体现在竞技人才的竞争。田径运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竞技体育发展之源,是一切竞争的根本,重视和加强优秀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合理的运动员人才梯队,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优秀后备运动员队伍,是我国田径运动技术水平跻身世界体坛先进行列的重要保证。山东省在田径运动项目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项目,这些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关系到山东省田径运动的发展。了解当前山东省田径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后备人才的培养发展思路已成为山东省田径运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山东省田径运动现状出发,运用经济学中的帕累托分析法对山东省田径优势项目进行界定,对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田径项目的竞技实力在我国已经处于第一集团的行列。2.山东省田径优势项目为男子3000米障碍、1500米、铁饼、撑杆跳高和女子400米、400米栏、4×400米接力、三级跳远、5000米等9个项目。3.大部分田径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储备较为充足,其梯队结构较为合理,但男子3000米障碍和撑杆跳高后备人才储备数量较小,且与其他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相比其运动水平不高。4.被调查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6.1岁,训练年限平均为4.3年,运动员开始田径训练的平均年龄为12.5岁,开始专项的年龄为13.6岁,符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选材与训练的一般规律。5.我省田径优势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田径训练的原因中积极因素占主要部分。后备人才的训练时间和次数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但运动员文化学习情况令人担忧,存在学习与训练的矛盾、重视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缺乏学习氛围等问题。6.山东省田径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参加比赛次数偏少,比赛与训练结合的不够紧密,竞技比赛并没有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到充分的促进作用。7.山东省田径优势项目教练员队伍的梯队建设情况是比较合理的,呈现以青壮年教练为骨干力量的这一特征,教练员的学历层次较高,但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次数较少,同时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交流比较欠缺。8.当前的运动选材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练员的主动性,各级训练形式之间缺乏互动机制,教练员选材依据的科学性有待于提高。最后针对调查中发现在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扩大田径优势项目的选材范围,提高选材的科学性;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业务素质;全面推进训练的科学性;完善竞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