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同时分析术后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以“绝经后阴道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宁夏医科大学妇科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240例,非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对比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240例内膜癌患者根据临床病理类别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96例,非子宫内膜样癌44例,对比分析其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内膜ER、PR表达情况。对调查的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比值比(OR)衡量子宫内膜癌与各研究因素的联系性及联系强度,可信区间(95%CI)为双侧估计,判断标准α为0.05,病理特点计数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结果1.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57-61岁阶段,96例(40%),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病年龄为47-77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0.03±7.88岁,非子宫内膜样癌发病年龄为49-7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3.62±5.32岁。两种内膜癌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有显著(P<0.01)。2.单因素分析显示:初潮年龄、绝经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体质指数、他莫西芬、恶性肿瘤家族史、孕次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示:初潮早、绝经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不孕、恶性肿瘤家族史、使用他莫西芬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均>1,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子宫内膜样腺癌196例,其中G1级147例,而G2/G3级49例,非子宫内膜样癌44例,其中G1级14例,G2/G3级3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中I/II期178例,III/IV期18例;非子宫内膜样癌中I/II期32例,III/IV期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肌层浸润深度﹥1/2的22例,≤1/2的174例;而非子宫内膜样癌中,肌层浸润深度≤1/2的32例,﹥1/2的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G1级在绝经后6-10年年龄段中的构成比(83.08%)高于其他五组,G2/G3级在在绝经后16-20年年龄段中的构成比(57.14%)高于其他五组,组与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肌层浸润或浅肌层浸润(≤1/2)中G1、G2、G3的构成比分别为88.20%、77.78%、50%,浸润深肌层(﹥1/2)中G1、G2、G3的构成比分别为11.80%、22.22%、50%,G1与G2、G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非子宫内膜样癌组中ER、PR表达均阳性25例,表达均阴性1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R、PR表达均阳性137例,表达均阴性3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病灶中ER、PR表达均阳性156例,构成比为83.87%,均阴性30例,构成比为16.13%,III/IV期患者的病灶中ER、PR表达均阳性6例(26.09%),均阴性17例(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1级中的ER、PR表达均阳性113例(82.48%),均阴性24例(17.52%);G2/G3级中的ER、PR表达均阳性49例,构成比为68.06%,均阴性23例,构成比为31.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发病集中于57-61岁,且II型内膜癌较I型发病年龄大;绝经后6-10年内发病多为高分化,16-20年则多为中、低分化。2.初潮早、绝经晚、高血压、糖尿病、BMI≥28kg/m2、未孕、恶性肿瘤家族史、使用他莫西芬治疗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3.绝经后I型子宫内膜癌早期、高分化、浅肌层浸润及ER、PR表达阳性率患者较II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