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代高脂饮食对子代肠道菌群和ZO-1、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母代高脂饮食(high-fatdiet,HFD)构建母代糖代谢异常模型,研究母代HFD对子代肠道菌群和ZO-1、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哺乳方式(自行哺乳或交叉哺乳),阻断母婴菌群传递,探究不良宫内环境,母婴传递对子代菌群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1.建立跨代C57BL/6J小鼠模型,7周龄(week,w)C57BL/6J雌鼠120只,雄鼠40只,适应性喂养1w。随后将雌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high-fat diet group,HFD组,脂肪含量占60%,每克热量5.24 kcal)与正常饮食组(normal chow diet group,NCD组,脂肪含量占5.3%,每克热量3.90 kcal),HFD干预8w后,对雌鼠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验证高脂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雌雄小鼠按照3:1的比例进行交配,将观察到阴栓之日记为妊娠第1天,孕期、哺乳期母鼠单笼饲养。为保证笼位间营养均衡,母鼠分娩后将每笼子鼠数量调整为5只。2.子代分组:第一步,研究自然分娩(vaginal delivery,VD)状态下母代HFD对子代影响,将子代分为NC/VD/NC组(正常饮食母鼠/自然分娩/正常母乳组子代)、HF/VD/HF组(高脂饮食母鼠/自然分娩/高脂母乳组子代)。第二步,通过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CS),阻断阴道菌群传递,研究分娩方式改变对子代影响,将子代分为NC/CS/NC组(正常饮食母鼠/剖宫产/正常母乳组子代)、HF/CS/HF组(高脂饮食母鼠/剖宫产/高脂母乳组子代)。第三步,通过交叉哺乳,阻断哺乳菌群传递,研究哺乳方式改变对子代影响,将子代分为NC/VD/HF组(正常饮食母鼠/自然分娩/高脂母乳组子代)、HF/VD/NC组(高脂饮食母鼠/自然分娩/正常母乳子代)。第四步,研究分娩和哺乳方式同时改变对子代影响,将子代分为NC/CS/HF组(正常饮食母鼠/剖宫产/高脂母乳组子代)、HF/CS/NC组(高脂饮食母鼠/剖宫产/正常母乳组子代)。各组子代雌雄各取10只,子代3w时断乳,正常膳食喂养至8w。3.每周对母鼠及子鼠称重,并记录进食进水量。子代4w及8w行OGTT。4.子代4w、8w粪便采集及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分析:将采集好的粪便放入已贴好相应子鼠编号和时间点2ml灭菌冻存管后,立即将冻存管放入液氮中速冻。粪便采集后行肠道菌群α-多样性分析。5.对8w子代结肠行免疫组化,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结果1.母代HFD造成自身体重增加(P<0.05),OGTT各时间点血糖值明显高于 NCD 组(P<0.05)2.母代HFD对子代的影响:HF/VD/HF组子代出生时体重低于NC/VD/NC组,断乳后,体重明显高于NC/VD/NC组。4w及8w子鼠中,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以及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4w雄性子鼠中,OGTT结果显示,HF/VD/HF组第120min血糖浓度高于NC/VD/N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8w雄性子鼠中,HF/VD/HF组子代的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低于NC/VD/NC组(P<0.05)。3.分娩方式(VD/CS)改变对子代影响:断乳前,两组体重无明显差异,断乳后,NC/CS/NC组子代体重高于NC/VD/NC组。OGTT结果显示,与HF/VD/HF组相比,HF/CS/HF组子代糖耐量有所降低(P<0.05)。在8W子鼠中,HF/CS/HF组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HF/VD/HF组(P<0.05)。4.哺乳方式(自行哺乳/交叉哺乳)改变对子代影响:与VD组相比,NC/VD/HF组子代体重较重,HF/VD/NC组子代体重较轻(P<0.05)。OGTT结果显示,与VD组相比,NC/VD/HF组子代糖耐量升高,HF/VD/NC组子代糖耐量较低(P<0.05)。在4w雌性子鼠中,NC/VD/HF组子代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明显低于NC/VD/NC组(P<0.05)。此外,HF/VD/NC组子代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显著高于NC/VD/HF 组(P<0.05),而在 8w 时,NC/VD/NC 组、NC/VD/HF 组、HF/VD/HF组、HF/VD/NC四组小鼠的肠道菌群丰富度趋于一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交叉哺乳子代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量低于自然分娩组(P<0.05)。5.分娩加哺乳方式同时改变对子代的影响:与VD组相比,NC/CS/HF组子代体重较高,HF/CS/NC组子代体重明显降低(P<0.05)。OGTT结果显示,与VD组相比,NC/CS/HF组子代糖耐量升高,HF/CS/NC组子代糖耐量降低(P<0.05)。生产和哺乳方式同时改变使得子代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升高,并显著高于HFD 组(P<0.05)。结论1.母代HFD引起子代糖耐量异常,破坏子代肠屏障的完整性,使肠道通透性(intestinal permeability,IP)增加。2.分娩方式改变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CS阻断不良宫内环境组阴道有害菌向子代的传递,改善子代糖耐量,阻断正常宫内环境组阴道有益菌向子代的传递,可能影响子代健康。3.哺乳方式改变显著影响子代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交叉哺乳促使不良宫内环境组乳汁有益菌向子代传递,改善子代糖耐量,促使正常宫内环境组乳汁有害菌向子代传递,可能影响子代健康。4.分娩与哺乳方式同时改变更加显著改变子代肠道菌群丰富度。该方法阻断不良宫内环境组阴道有害菌群,促使乳汁有益菌向子代传递,改善子代糖耐量。阻断正常宫内环境组阴道有益菌,促使乳汁有害菌向子代传递,可能影响子代健康。
其他文献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虽然预后良好,但早期易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一些研究表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预后因素。肿瘤的出芽与恶性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但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出芽尚未有研究。这项研究调查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出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这是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012-2020年在赤峰市肿瘤医院接受甲状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2(B3GALT2)在心脏生长及代谢的影响,本研究观察该基因敲除在HL-1小鼠心肌细胞中对炎症、肥大以及凋亡的介导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明确B3GALT2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在HL-1小鼠心肌细胞中转染B3GALT2的Si RNA与c DNA的方法来建立B3GALT2基因敲除模型组,培养B3GALT2基因敲除HL-1小鼠心肌细胞两天后加入c DN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并建立其预后新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性卒中患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HT)的病理基础是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进而导致甲状腺纤维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价HT患者甲状腺实质损害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临床证实的HT患者103例为病例组,依据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局灶型、类结节型、弥漫回声减低型、弥漫回声增强型,依甲状腺功能又分为甲功正常期、甲亢期、亚临床甲减期、临床甲减期;同期选
目的建立小鼠主动脉弓缩窄心衰模型,应用高频超声心动图及其它实验室方法评价该模型的成功性及特征性的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选用规格为C57BL/6J雄性小鼠共36只,随机分为3组,术前1天对照组(SHAM组,n=12),术后1周组(TAC1组,n=12),术后6周组(TAC2组,n=12),TAC1组及TAC2组行主动脉弓缩窄术,创建压力负荷性心衰模型。应用高频超声心动图,于术前1天、术后1周、术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跨膜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lanoma clone B,GPNMB)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对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诱导骨质疏松骨丢失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体检人群日常行为习惯与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体检人群血尿酸与血清学指标间的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高危人群管理和行为生活方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3月9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科体检人群整体为研究对象。经本人知情同意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搜集其体检资料。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5份,有效
目的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doscopy,DBE)是一种诊治小肠疾病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在不同年龄患者之间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其次筛选出因怀疑小肠出血而进行DBE检查的患者,对其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接受DBE检查的患者,将纳入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年龄≤40岁)和中老年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疾病,其发病率高且在当前的诊疗手段中难以缓解。因此研究其产生机制对临床诊疗至关重要。本课题主要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家族中MHC class 1类蛋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到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神经病理性痛组(
目的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是三叉神经传导通路的主要初级传入神经元,主要负责调控颌面部的各种感觉功能。Delta阿片受体(Delta opioid receptor,DOR)表达于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的胞体和神经纤维中,在调节三叉神经系统相关性疼痛、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糖基转移酶是催化多种糖基化产物形成的关键酶,这些糖基化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糖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