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成都周边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对乡村旅游区的基础服务设施及建筑载体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在农村原有居住环境基础上营造低投入、高品质、承载地方乡土特色、可持续的乡村旅游衍生空间,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地方农家乐经营点和旅游部门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选择乡村旅游衍生空间大环境中的农居衍生空间小环境为重点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建筑空间设计理论、乡土建筑设计理论、绿色建筑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学、规划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旅游学、经济学和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将成都周边农事生态乡村旅游农居衍生空间落实到与特定地域内外因素互动的背景中考察,对成都周边农事生态乡村旅游农居衍生空间生成中的种种表面现象与内在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地剖析和探讨。研究中力求捕捉和发掘农事生态乡村旅游农居衍生空间这山这水、原汁原味的特色,探寻其生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影响其生成与现状的关键原因,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讨其未来出路。对成都周边农事生态型乡村旅游农居衍生空间小环境整体的现实状态,结合实例进行空间“言—象—意”三个层面的解析、内外因素解析,在此基础上,解析农居衍生空间本体与其相关内外因素的互动关系。农事生态乡村旅游农居衍生空间与其相关内因、外因三者互动的辨证关系是,外因是通过内因对研究主体起作用的,研究主体在内外因素互动作用下生成,改变旧有外因构成新的外因,外因的改变促成内因的调整,又有选择地利用外因重新作用于研究主体,如是循环往复。可持续发展是这一切互动的核心,是衡量互动是否理想的标准。农居衍生空间生成的原则即在对本土乡土生活方式与乡土文化的尊重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现有空间资源,生成新的可循环的空间资源。立足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农事生态乡村旅游农居衍生空间生成应把握其“言——要素层次”、“象——类型层次”、“意——意境层次”三个层面与内外因素的可持续互动,即选用经济合理的地方原生建材,营造灵活随宜、功能合理的,有地方乡土特色的,与外围环境协调的特性空间与组织,生成有原汁原味乡土氛围的,与本土乡土生活方式协调的,承载这山这水特定地域乡土文化信息的农居衍生空间。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对与内外诸多因素可持续互动中的,成都周边农事生态乡村旅游农居衍生空间的可持续特性、可持续作用、可持续意义、可持续前景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