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ice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伴随着本科教学质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众多研究者开始将研究视角聚焦于较为微观的课堂之中,目前我国课堂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隐性逃课便是其中之一,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满足人民大众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也对高校的办学质量、社会声誉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就从上述问题出发,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大学生逃课及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概念、特征、制约因素等几方面进行梳理,提炼出大学生理性隐性逃课、大学生惰性隐性逃课两种分类并对其进行定义。其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及成败归因理论,并借鉴相关研究设计出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问卷、大学生隐性逃课影响因素问卷,合并为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后并在徐州市4所高校进行发放,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体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如下: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在课堂上比较普遍,隐性逃课的时间较为集中,隐性逃课所逃科目主要是公共课程,大学生对隐性逃课行为自评较为理性;隐性逃课行为中前三名分别为:手机娱乐、发呆走神、自学其他科目。进一步差异性分析得出:大学生理性隐性逃课在性别上不会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在惰性隐性逃课存在显著性差异;学校层次对于大学生隐性逃课、大学生惰性隐性逃课和大学生理性隐性逃课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大学生隐性逃课、大学生理性隐性逃课、大学生惰性隐性逃课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隐性逃课、大学生惰性隐性逃课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大学生理性隐性逃课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隐性逃课、大学生惰性隐性逃课在学生是否为班干部方面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大学生理性隐性逃课在学生是否为班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接着,通过对大学生惰性隐性逃课和理性隐性逃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父母因素对大学生隐性逃课无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教师因素对大学生理性隐性逃课、惰性隐性逃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个人因素对大学生理性隐性逃课、惰性隐性逃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专业因素对大学生惰性隐性逃课无显著的正向作用,对理性隐性逃课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据此,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隐性逃课的现状和问题,本研究从学生个人、教师、学校管理三个方面提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30例中药联合常规护理治疗压疮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患者中出现压疮症状的患者30例,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其中1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
问:最近,我公司举办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年度综合素质培训班,公司各部门、子公司负责人以上领导及我们财务人员均参加了培训.培训中听取了一税务专家关于企业所得税最新政策变
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中得到广泛利用,这些技术的结合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构造了新的环境。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在这样的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e peptide,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初次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者126例,以及在此时间段内到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在植物抗逆和预防人类慢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在模式植物中的研究较为清晰,其过程主要受多种结构基因编码
建国七十年以来,我国在政治、军事、科技、经济、医疗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要意识到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业,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想要使我们国家得以发展就要重视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实现“百年大计”必然要发展教育,而发展教育首先就要从教育管理入手,虽然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管理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大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的治疗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探究髓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在右美托咪定治疗老年大鼠PND中的重要作用。方法:48只清洁级18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体重500-700g
“代孕”技术作为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衍生品”,一方面满足了许多不孕不育症患者养育子女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对我国传统的伦理秩序、家庭概念及亲子关系等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介于代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法律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生育行为;但代孕现象仍屡禁不止,代孕婴儿仍被“生产”。由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域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尝试对代孕生育下的亲子关系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最终认为在我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