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为胃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一类。通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术后发生PGS病患的临床信息,阐明引起胃癌根治术后PGS的危险要素及其应对方案,为提高PGS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 015例行胃癌根治术病患的临床信息,按术后是否出现PGS把他们分成PGS组(实验组,n=39)和无PGS组(对照组,n=976)。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参考文献,选取可能引起PGS的因素,将2组患者按年龄、性别、术前有无幽门梗阻、有无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 g/L)、手术方案(开腹或腹腔镜)、术中重建形式(Billroth I or Billroth II)和手术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IBM SPSS 18.0对数据实施χ2检验,确定各要素是不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可能引起PGS出现的影响要素,将其中有意义的数据再依次实施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这些要素对PGS发生的影响。在治疗上将PGS组39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心理干预治疗组,采用独立t检验观察2组病患平均治愈时间上有无差异性。结果:通过回顾性研究全组39例PGS病患相关的临床信息,PGS出现概率为3.84%(39/1 015)。其中≥56岁的病患PGS出现概率和<56岁的病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男性病患的PGS出现概率与女性病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患有幽门梗阻的病患PGS出现概率高于术前不存在幽门梗阻的病患(P<0.05);有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ALB<30 g/L)的病患PGS出现概率高于无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的患者(P<0.05);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病患PGS出现概率高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病患(P<0.01);采用毕I式吻合的病患PGS出现概率低于采用毕II式吻合的病患(P<0.01);手术时长≥4 h的病患PGS出现概率与手术时长<4 h的病患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Logistics分析的结论与χ2检验结论相符合,提示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开腹手术及毕II式吻合是影响PGS出现的高危因素。在治疗中,心理干预组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PGS的出现与多种原因有关,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根治术后PGS的出现与患者年龄和性别等原因无关,并且手术时间的长短对PGS的发生影响不大。与有无术前幽门梗阻、有无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手术方案和术中重建形式有关。术前幽门存在梗阻、ALB<30 g/L、开腹手术和毕II式吻合是影响PGS出现的高危因素,而ALB>30 g/L、腹腔镜手术和毕I式吻合可作为术后预防PGS发生的保护因素。PGS是一种功能性疾病,目前对其治疗措施可采用综合性保守治疗,所有PGS病患主要采用综合性保守治疗的方式,经过胃肠降压、促胃动力药物、加强营养等联合方案后均可治愈出院,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治疗能够使PGS的治愈时间缩短,缩减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