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核心。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满足现代企业组织方式、经营方式与管理目标的需要,是全新的理论课题,也是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实务课题。本文试图从公司治理层面着手,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中的方案设计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阐述,以期构建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理论框架,同时开发切实可行的实务设计方案。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展开研究:一、内部会计控制及其研究评述本部分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的发展轨迹,明确了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归纳了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认为,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实务规范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大理论突破,但是这些突破需要理论提升,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并在该框架的指导下进行方案设计,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认识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关系,需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但未具体研究作为控制环境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如何结合及结合的途径,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在实践中无论是企业构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是注册会计师以规避审计风险为导向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均以企业日常管理作为其切入点,不能实现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结合。最后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内容。二、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的结合本部分首先指出我国企业存在三类治理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家族主导型治理模式和法人主导型治理模式,并介绍了三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第五章详细论述不同公司治2理结构的内部会计控制实务设计与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奠定基础。接着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结合的原因和结合的途径。最后指出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从公司治理层面着手,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中的方案设计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阐述,以期构建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理论框架,同时开发切实可行的实务设计方案。并以图表的形式介绍了本文所构建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三、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理论框架及核心论点本部分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研究成果的借鉴与创新,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理论框架及核心论点。主要内容是:⑴内部会计控制符合系统的定义和条件,内部会计控制的性质应确定为一种内在的开放和动态系统。⑵尽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目标,但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⑶站在现代企业的立场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定义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以及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的由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针对企业价值运动而建立的开放性监控体系。⑷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识别、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传递与反馈、监督与纠偏机制。四、基于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实务设计方案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实务设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的应用,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具体制度安排,该部分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实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关键因素、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探讨。1、设计思路和关键因素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实务设计建立在对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恰当分析判断以及内部会计控制理论框架基础之上,其基本思路是以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为导向,以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环3境为前提,以相关法规和制度为基本依据和准绳,并充分考虑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影响来构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在系统的基本框架中以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规划为前提和保证,以业务流程控制为主线,以确定业务循环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业务的基本流程和相关制度为主要内容。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及权责分派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关键因素。2、设计原则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实务设计中,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保证各业务流程控制具体目标的实现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相互牵制原则、经济性原则、协调性原则。3、设计方法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适应性,主要有内部牵制法、一般控制法和业务循环控制法。五、我国不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内部会计控制实务设计及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在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其内部会计控制的模式也是不同的。因为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的权利分配、机构设置及治理目标等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内容、方法、侧重点各有不同。所以本文在该部分的着眼点是我国三种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政府主导型、家族主导型、法人主导型)下内部会计控制实务设计及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纵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