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宣传,中国人大部分会联想到45年前,在中国爆发的一场名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非常运动。在这场非常运动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全面控制了各种宣传工具,包括大字报、样板戏这些“文革”中的新兴事物。文革宣传者为了宣传其政治思想,几乎是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品,以歌曲为主体的音乐领域,成为了宣传文化大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歌曲作为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它的音乐符号承载了许多信息。利用歌曲进行宣传,也就是将歌曲所携带的宣传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歌曲因其具有无限复制性、形象生动性等特点,通过口头、大众媒介等传播通道,可以达到迅速传播并被人们接受的传播效果。文革时期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在把毛泽东由人变成神、传播宣传者的思想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就《人民日报》来说,就发表了大量的关于音乐、艺术等的评论文章,如1971年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唱好两首革命歌曲》、《革命歌曲成为批林批孔的一个战斗武器》等。从1966年6月5日-1967年9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79首革命歌曲,其中,用毛主席语录填词谱曲而成的语录歌有44首。这些歌曲以最直接的方式宣传了毛泽东思想。“九.一三事件”后,文革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低谷,领袖崇拜的狂潮略有降温。为了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国务院文化组出版了将向全国征集的革命歌曲和获准传播的革命历史歌曲汇集成册的《战地新歌》。这本歌曲集的内容不可能摆脱文革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旋律比较多样,歌曲大部分都是反映现实的政治性题材,很少选取非政治性题材。这些作品强调群众歌曲体裁,贯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是与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调紧密配合的。其标准是“遵照毛主席关于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和“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教导进行选编的。从1972年-1976年,《战地新歌》一共出版了五集,不能否认,与过去的语录歌相比,《战地新歌》取得了一些艺术成就,但其出版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文化大革命。本文将在上述这些文革歌曲中,进行细致、系统地研究。以求明晰文革歌曲自身所包含的宣传要素,研究音乐要素与宣传要素之间的结合方法,研究歌曲中的曲调、歌词、节奏等都是如何为宣传文革服务的。同时梳理文革不同阶段的变化与相应阶段宣传歌曲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音乐的教化功能、历史上利用音乐进行宣传的事件、文革前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特点及其文艺政策。第二章阐述文化大革命不同时期产生的宣传歌曲,研究为适应文革政策变化而变化的歌曲。第三章阐述“文革”宣传歌曲中的宣传要素,包括歌词、歌曲背景、歌曲样式等。第四章总结了“文革”歌曲中的宣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