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如何判定一个地区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就必需对该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化。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四川省的发展进行定量化。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四川年鉴》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土地、农业和能源消耗的数据,引入“净初级生产力法(NPP法)”修正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并以修正后的因子计算该省2007-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地区这7年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演变趋势;然后采用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以及生态足迹发展能力这3个指标来分析四川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最后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2016-2022的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四川省2007-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出现递增,从2007年的1.009829ha/cap,上升到2010年的1.168117ha/cap,最后递增到2013年的1.214452ha/cap;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出现逐年递减,从2007年的0.495059ha/cap,下降到2010年的0.492249ha/cap,最后锐减到2013年的0.488304ha/capo由于上述两种趋势导致了2007-201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加,这表明四川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反映出四川省的发展对资源的供需出现矛盾。(2)从人均生态足迹的结构上看,这7年间化石能源地增长速度最快,从2007年的0.584005ha/cap,上升到2010年的0.712292ha/cap,最后递增到2013年的0.753524ha/cap,增长了29.03%。同时,它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从2007年的57.83%上升到2013年的62.05%,这表示该地区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3)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以及生态足迹发展能力可以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07-2013年这7年间,万元GDP生态足迹递减,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基本上保持不变。这说明四川省的土地分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资源利用效率在增加。生态足迹发展能力在这7年间出现递增,但是它的增加与生态足迹的增长有很大关系,所以这种发展模式有些不合理。(4)本文利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到2022年该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将分别达到1.351324ha/cap、0.473574ha/cap,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0.877750ha/cap,是生态承载力的1.95倍。这意味着人类的负荷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范畴,该省的发展将面对着更为严酷的挑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寻找新能源等措施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