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炎症刺激及坏死时,肝脏中的胶原蛋白、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重者经过反复持续的炎症和坏死影响,纤维不断增生,伴有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即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是病毒性肝炎等各种慢性肝病导致肝癌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仅限于在肝硬化末期的肝移植。因此确定肝纤维化的产生和发展机制,以及如何逆转纤维化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细胞因子功能的趋化分子,在许多组织中起着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在急慢性肝病中,趋化因子一般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在肝脏组织的渗入,以间接的方式参与损伤反应。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和星状细胞等肝脏宿主细胞,参与炎症和纤维化损伤应答;同时,针对基因敲除动物的研究也表明,单独的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也能对肝脏的毒性损伤与炎症反应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建立肝纤维化损伤和恢复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肝脏组织阶段性的病理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检验模型质量,并研究CXCL9及其受体CXCR3在肝脏纤维化损伤与恢复中的表达变化。最后尝试对CXCR3-/-小鼠建立部分肝脏切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的方法进行。大鼠按照2ml/kg剂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与橄榄油1:1的混合溶剂,每周注射2次。2周后改为1ml/kg剂量,直至造模成功;对照组仅注射溶剂。在预先设置的若干时间点,部分实验组动物停止注射四氯化碳,令其进入自恢复阶段。同时处死动物,采集血样与肝脏组织标本,用于血清学与组织学分析、定量PCR检测。随着四氯化碳反复多次注射,肝脏纤维化损伤程度也随之加深,越来越多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在造模的第12周,肝组织纤维化比例达到40%。在肝脏造模的自恢复阶段初期,细胞增殖明显,以期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来重塑肝组织结构,随后肝脏胶原纤维的比例也慢慢降低至8%。在肝脏纤维化造模过程中,CXCL9及其受体CXCR3在损伤初期就有表达,并在纤维化程度最严重的阶段达到高峰;建立了稳定的CXCR3-/-小鼠部分肝脏切除模型,总结了手术流程和关键控制点,为后续进一步研究CXCL9和CXCR3在肝脏损伤中表达规律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