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控制性超排卵体内成熟周期(COH)、未成熟卵子体外成熟周期(IVM)、自然排卵体内成熟周期(NC)等不同促卵子成熟方案对卵母细胞线粒体数目和功能的影响,探讨COH、IVM影响卵子质量的可能机制,为我们改善当前辅助生殖技术(ART)周期临床结局提供新思路。
方法:以健康性成熟的ICR系4-6周龄雌性小鼠为动物模型,模拟人类ART周期促卵子成熟的不同方案,以COH组、IVM组为实验组,NC组为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的卵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化学发光法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分析三组卵子mtDNA拷贝数、线粒体膜电位、卵子ATP含量及卵子细胞骨架。
结果:
1、COH组与IVM组mtDNA拷贝数均显著低于NC组(P<0.01);COH组与IVM组比较,COH组拷贝数显著低于IVM组(P<0.01)。
2、COH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NC组及IVM组(P<0.05);IVM组线粒体膜电位较NC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3、COH组卵子细胞ATP含量显著低于NC组和IVM组(P<0.05);IVM组细胞ATP含量稍低于NC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4、细胞骨架分析显示COH组与IVM组的纺锤体正常率、染色体正常率、纺锤体及染色体均正常率与NC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COH<0.01,PIVM<0.05);但COH组与IVM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COH卵子线粒体DNA拷贝数、线粒体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非生理性的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会对线粒体数量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2、IVM虽然避免了外源性激素的过多刺激,但由于非生理性的体外培养环境的相对不稳定性,它仍会损伤卵子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