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唐宋乐舞一部分的队舞,在其内容、形态等均在未被改变的情况下,随着中朝乐舞文化交流传入朝鲜半岛,并被称之为唐乐呈才。唐乐呈才不但被接受,而且在高丽朝时期就与朝鲜半岛自身的宫廷乐舞——乡乐呈才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形成共存的格局,这为朝鲜半岛宫廷乐舞注入了新的乐舞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唐乐呈才得到了新的发展。随着朝鲜民族的主体意识的崛起,唐乐呈才改变了在宫廷乐舞中的角色,或成为唐乐呈才的创作样本,或成为唐乐呈才创作的素材,因而产生了大量新的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唐乐呈才。本文试图以朝鲜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乐舞资料为中心,将唐乐呈才在朝鲜的整个受容过程进行梳理,使之呈现一个较完整的脉络。在论文的本体中首先对唐乐呈才及其传入朝鲜前的背景分析进行概述。其次对唐乐呈才传入朝鲜的历史轨迹及其特征进行考察。《高丽史》中记载虽较为简单,但有《抛球乐》、《五羊仙》、《莲花台》、《献仙桃》和《寿延长》等五种舞谱的记载。这是现存的最早关于唐乐呈才的记载,也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本文以《高丽史》中这五种舞蹈为切入点,分析其内容、表演形式等,进而分析、概括唐乐呈才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高丽史》中的《舞鼓》、《动动》、《无碍》等乡乐呈才进行比较。最后对唐乐呈才在朝鲜流变的轨迹及其特征进行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朝鲜朝时期唐乐呈才在朝鲜半岛流传、变异,最后形成了具有朝鲜半岛特色的唐乐呈才。在朝鲜朝初期,唐乐呈才被大量创作,如《金尺》、《受宝录》、《觐天庭》、《受明命》、《荷皇恩》、《贺圣明》、《圣泽》、《六花队》、《曲破》等。朝鲜朝中后期对唐乐呈才有了新的审视态度,民族文化意识得到了加强。创作的作品主要由《长生宝宴之舞》、《演百福之舞》、《帝寿昌》等。其创作的基本结构与原有的唐乐呈才基本相似,但在创作的内容和功能上有所不同。本文将对这些衍变后的唐乐呈才加以分析,与高丽时期传入的未作更改的唐乐呈才进行比较,寻找其异同点。本文运用历时与共时的交叉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文献学的视角并以古代历史文献为主要切入点,对文献中有关唐乐呈才以及朝鲜族乐舞的记载,作了考察和研究。特别是对唐乐呈才的原本作以解译、考证,借鉴历史文献考证学方法,从纵向上对唐乐呈才的受容过程进行梳理;运用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在横向上对中朝乐舞文化交流,高丽时期的唐乐呈才与乡乐呈才进行比较,以及流变前后的唐乐呈才进行比较,以此来探寻唐乐呈才的衍变及其在朝鲜宫廷乐舞中的影响,并窥探出朝鲜民族对唐乐呈才的创作理念及乐舞背后中朝两国之间的政治、文化等交流及影响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