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都》是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全世界广受欢迎,也凭借着其优美的文学性和故事性,深深吸引着中国读者,具有多个中译本。本论文从中选取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这两个译本分别是高慧勤的译本(漓江出版社1981)和唐月梅的译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关于译本的分析研究,大部分作品往往侧重于对于作品内容以及思想内涵和其他翻译理论的解读,而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尤其是从模糊美视角的研究则重视不够,甚或少之又少。有鉴于此,论文以翻译美学为指导,围绕《古都》的两个译本在景物意象、人物意象、事件意象等层面的审美价值再现、原文与译文的审美比较以及译者的倾向性等方面,着重以刘宓庆的翻译的审美再现论为指导,并有机地借鉴以毛荣贵的模糊美学理论,重点通过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100余例词语或例句进行对比分析,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多层次的审美重现是实现译文审美功能的最佳途径,优秀的译本立足应于语篇、词汇等多个层面,再现译文的显性美感,还要捕捉到了译文的隐性美感(意境、风格等),从更深的层面构建起译文的审美价值。本论文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是前言,主要介绍先行研究的情况,研究方法和意义,原著和原著的艺术美及其译本介绍等。第二章是关于翻译美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并重点论述本论文所采取的理论及方法;第三章从景物意象层面入手,通过探讨色彩词,叠词和四字短语的审美再现,体现出两位译者的创造性翻译。第四章是关于人物意象层面,第五章是事件意象层面审美再现,通过模糊美与精确美的转换来发现事件意象中的审美再现。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归纳总结,指出本论文的新发现和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翻译美学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其他文献
从大孔树脂类型、洗脱剂与上样量等方面确定灰树花中抑糖基化反应化合物的初分离条件,并选取抑糖基活性最高的组分进行薄层层析分析和硅胶柱分离纯化,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文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
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动力基础和原料来源,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煤炭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能源的主力军,并且其作为第一能源的地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在学生生涯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课改的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本文主要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与教学内容相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也因此得到了推进,并呈现为跨越式发展,加之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装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装饰行业中,工
<正>活动目标:1、能找出物体排列的规律,并会按此规律继续排列2、学习按自己设计的规律来排列物品活动重点:会按颜色、形状等规律进行继续排列活动难点:动手制作有规律排列的
会议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问题。相当一部分大城市开始建立立体化的快速轨道交通,逐步形成了目前以地下铁道为主体多种轨道交通
新世纪铁路建设加快了步伐,对铁路桥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斜拉桥是未来跨越各大水系的合理选择。本论文依托铁路建设项目,查阅资料,利用了midas/civil软件,结合铁路斜拉桥的
开展复杂条件下公路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研究对于隧道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马鞍子梁公路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支护设计、数值模拟和现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