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协调发展背景下初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2009s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动态发展历程,它受到个人内外部力量的影响。对初中生来说,职业生涯教育不等同于职业的选择与发展,不过分强调它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意义,而是从个人终身发展和自我实现出发,重视学生在生命历程中成长的价值和意义。职业启蒙教育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统一,初步形成职业自我统一性的概念。职业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其落脚点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使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相结合的基础上,将当下的学业与未来的规划联系起来,实现二者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初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核心是为学生做好升学规划,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升学渠道,为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做好选科准备,为升入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学校类型的学生做好选专业准备,并让他们了解未来各自的发展方向。为高中及以后的生涯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文献检索与梳理,将生涯发展和课程设计相关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初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生涯教育现状及学生生涯发展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与总结得出:初中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较高,但是职业认知水平较低,学生不了解外界环境,因此无法将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结合,反映了学生对于生涯教育的高需求。且大部分学生对于了解普通高中及文理分科的呼声最高,表示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也着重安排了此部分。通过调查发现生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亟需得到多方重视。通过学生生涯发展需求的调查,依据学习者研究、社会需要及初中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研究,制定了初中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总目标分为:全面认识和评价自我、合理规划学习与生活、升学规划及社会与职业四个方面,并制定学段目标。依据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制定了相对应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采取劳动课程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根据课程目标四个维度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相应的内容要求和活动建议。将课程内容进行组织,形成初步课程结构。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评价不再是单一的判断功能,教学和评价的融合受到了更大的关注,“教-学-评”一致性逐渐成为教育学界研究课堂教学的焦点。“教-学-评”一致性通常是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强调三者指向目标的一致性,三者在教学实践中互相依赖、不可分离,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这不仅符合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也是新时代评价改革也要求转变评价
学位
随着素养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活动正在面临全新的挑战。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具有更强的概括性和整体性,很难像过去那样逐级分解为课时目标。同时,一个课时也很难实现学生某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更大尺度上的教学设计,也就是以单元为整体的教学设计,来上承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启单次单课教学,帮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来连接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和课时
学位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旨在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实现立德树人。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学业述评”,这表明学业述评此之后会成为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职责。但是,对于学业述评是什么、为什么进行学业述评、如何进行学业述评等一系列的问题,文件
学位
目的 构建我院儿童合理用药数据库,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搭建知识库基本架构、制定儿童用药证据质量等级参考标准,提炼儿童用药循证证据,完成儿童合理用药知识库的构建与填充。从患者信息初步判定规则、药品基本信息规则、处方适宜性审核规则、结果标记及后处理规则四方面设计和构建儿童合理用药规则库。将数据库嵌入我院处方审核系统并上线应用,检验其效果。结果 构建了1套包含672个儿科常用药品、15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整本书阅读列入学习任务群之首,旨在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消除碎片化、浅显化阅读所带来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评价过程,导致教、学、评不一致,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甚微。因此,如何更好的在教学中评估学生的表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改进教学质量也就成了整本书阅
学位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既是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本工具,又是反映和传递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其塑造的各种劳动者形象,对学生渗透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教科书也历经多次修订,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的嬗变是时代主流价值取向的缩影。因此,把劳动者形象置于与其密不可分的社会脉络中,分析教科书
学位
“双减”政策强调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提升校内教育教学效率。前置性作业以“少而精”的学习任务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契合了“双减”政策的作业要求。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对前置性作业并未形成科学认识,他们所设计的前置性作业空有其表,并未实现前置性作业的教学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对初中前置性作业设计进行科学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基于文献梳理阐释前置
学位
本研究聚焦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特级教师教学言语反馈行为,依据相关文献和理论,建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言语反馈行为分析框架与编码,组成三人编码小组,经试测、讨论、修订后,最终确定“两维度四因素”分析框架与编码:第一维度为“教师教学言语反馈行为表现形式”,包括“反馈时机”与“反馈方式”;第二维度为“教师教学言语反馈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任务内容”与“学生表现”。依据建构的分析框架与编码,利用MA
学位
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体系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提升了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也为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其中,课程是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改革的重点。20世纪以来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经历了师范学院时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时期和走向专业化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本研究选取20世纪之后的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作为研究主题,纵向梳理20世纪以来
学位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教育质量工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随着国家对这类课程的大面积建设,学界也展开了对此类课程价值和真实效果的探讨。这种面向公众开放的“精品课程”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效果不会差的前提,但究竟是无实时反馈的名师录播课学习效果好,还是有实时教学反馈的普通教师线下课学习效果好,这亟待实证研究的检验。本研究以人文社科类名师视频录播课学习者(这里的“名师”仅指在名师视频录播课授课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