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述情障碍并不是一种精神障碍,而是一种负向的人格特质。这一概念最初的发展源于临床上的发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正式提出,提出后即得到了心理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研究者的积极关注,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它是我们“时代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述情障碍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得以介绍到我国,也得到了我国研究者的重视。述情障碍作为一种负向人格,它与个体的健康存在紧密联系,被认为是精神障碍和心身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同时,它在普通人群身上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述情障碍,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等存在相关关系。因此,研究述情障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众多关于述情障碍的研究中,对其测量的研究一直是热点,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开放式调查,初步提出了关于述情障碍的维度构想,包括四个维度:(1)识别情绪困难:在识别情绪以及区分情绪与躯体感觉方面的困难;(2)表达情绪困难:在语言表达情绪方面的困难;(3)内在分析困难:缺乏对内心世界的关注,拘泥于外部事物的细枝末节;(4)体验情绪困难:外部事件诱发自身情绪方面的困难。
本研究以这些维度构想为基础,通过开放式调查、初步施测、正式施测等步骤编制了大学生述情障碍量表。第一次施测共得到有效量表328份,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四个因子,初步验证了关于述情障碍的维度构想,并检验了量表条目的适当性,得到一个包含23个题项的量表。第二次正式量表施测共得到有效量表885份,通过信度分析得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4,表明量表是稳定可靠的;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量表的结构符合量表编制的统计要求,大学生述情障碍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述情障碍的可信而有效的工具。
本研究同样对大学生述情障碍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述情障碍存在性别、专业类别和年级变量上的差异,个别维度在民族上存在差异,但述情障碍在家庭所在地上不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
(1)述情障碍是一个多维度的人格结构。包括四个维度:识别情绪困难、表达情绪困难、内在分析困难、体验情绪困难。
(2)本研究所编制的《大学生述情障碍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述情障碍的可信的工具。
(3)本研究被试的述情障碍总分在性别、专业类别和年级变量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表达情绪困难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在述情障碍总分及其各维度的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对这些差异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