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经被确定为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近些年,伴随着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融通和资本配置的行为也异常活跃。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是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其核心功能在于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然而,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内部资本市场由于公司治理不完善、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部门经理寻租、过度投资、低效交叉补贴等负效应,还存在着新兴市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使原本基于效率动因而存在的内部资本市场发生功能异化,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经济后果。
由于时代背景和特有的制度,环境等不同,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表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一面,国内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但都是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描述的,并且基于理性人的假设,缺乏内部资本市场实际参与人尤其是企业集团高管的认知验证。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异化大多是企业管理者的行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管理者的主观认知错误或偏差造成的,因此,如何通过对管理者主观性的测量来探究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现有实证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二手资料,所研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均受到影响。因此,内部资本市场的现有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缺少现场实地调查和心理测试等行为方法,这些缺陷都使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深入到企业集团内部,使用基于行为和现场研究的一种科学性地探究个体主观性的心理学方法——Q方法针对小样本的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从他们行为认知的角度对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一手调研数据对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进行相关治理分析。研究发现: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的认知分为四种类型,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不仅取决于代理和环境因素,更重要的还有高层管理者的认知偏差。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着功能异化现象,但不同的企业集团其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一样。基于四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高管,本文从内部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提出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的整体治理框架。本文在内部资本市场研究的方法上有所创新,并指出了内部资本市场未来研究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