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槲皮素和异槲皮素为黄酮类物质,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因此,槲皮素和异槲皮素的生产方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实验对槐树密集区的土壤样品中芦丁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方法进行探索,初步建立了芦丁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方法。首先从河北大学校园内的槐树密集区采集土样,采用芦丁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土壤中的微生物,然后通过聚酰胺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筛选出活性菌株,最后对筛选出的活性菌株进行转化能力的测定,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 本研究共从土壤中筛选出9株具有芦丁降解活性的菌株,其中7株产槲皮素,分别为D3、Z43、Z46、Z50、Z54、Z55和Z58,2株产异槲皮素,分别为C44和Z9。对9株活性菌株在不同时间内的转化能力进行测定,转化产物中槲皮素/异槲皮素的量在一定的时间内随转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当达到最大后,又随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减少,比较同一菌株不同转化时间峰谱图,推断是菌株产生的酶不单一所导致的。其中菌株C44,Z50,Z55菌株的转化能力较高。 通过对转化产物中的糖进行薄层层析,确定了菌株 D3,Z43,Z46,Z50,Z54,Z55和Z58通过产生β-芸香糖苷酶来降解芦丁生成槲皮素,菌株 C44,Z9通过产生α-鼠李糖苷酶将芦丁降解为异槲皮素。 对分离出的9株芦丁降解菌株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鉴定,D3菌株为解葡聚糖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glucanolyticus),C44菌株归为岸滨芽孢杆菌(Bacillus litoralis),菌株 Z9归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Z43、Z50和Z54菌株归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Z46、、Z55和Z58属于青霉(Penicillium 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