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省内物产丰富,历史悠久,自古即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境内土地资源丰富,且地形多种多样,以山地为主,同时兼有丘陵、平原和高原等,加之四川省交通干线密集,人口稠密,气候宜人,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获批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根据国务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要求,成都市应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字面上解释就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实行“城”、“乡”互动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社会经济发展中“轻农村,重城市”的思想,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协调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在2008年举行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上,特别开设了“统筹城乡与农村土地流转”这一议题,可见农村土地流转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密切联系。土地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为了真正的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组织调研,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为突破口,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模式,依托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城市人口对农村农产品、农业旅游资源等的需求,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理论界和政府多次提出,我国现行的土地和户籍制度,不利于农村土地的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的顺畅流转,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基础,也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贡献,四川省政府多次发文要求省内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资金扶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扶持机制,推动公共财政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主导产业整合。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尝试,四川省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因此研究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经验及启示是十分可行而且有必要的。本文正是基于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新背景的解读和剖析,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典型案例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试图为今后全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以往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回顾了以往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同时对本文所用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阐释。第二部分对四川省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简单概述。首先介绍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内涵及四川省有关推进统筹城乡的战略和政策,并对统筹城乡发展与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进行了细致阐述;接着本文对四川省的农村土地流转理论和政策进行了概述,回顾了以往及目前的土地流转政策;最后对四川省已有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第三部分,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新背景下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典型案例。本部分重点对四川省眉山市、广元市以及彭州市磁峰镇的土地流转新型模式等个别典型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各个案例的组织模式和收益分配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第四部分,根据上文对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阐述,以及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新特征、新要求,以及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分析,得出目前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存在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流转方式不符合政策精神等新问题。第五部分,对四川省的农村土地流转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对策。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本部分提出了如下治理措施:1.深入学习统筹城乡发展,保证农村土地流转的质量;2.优先考虑农户经营,减少外部公司引进;3.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为统筹城乡发展打好基础;4.统筹城乡保障机制,建立长效的保障措施;5.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管理系统,加强监管机制;6.还权于民,发展新型基层自治。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本部分首先总体回顾了前文所阐释的内容,总结了前文得出的一些结论和建议;随后通过对未来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1.未来农村土地流转将越来越频繁,且随着相关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健全,流转速率也将越来越快;2.未来农村土地向大户流转将成为主流,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未来几年农村土地经营的主流方式;3.政府将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流转,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探索和实践;4.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未来农村土地市场将会越来越开放,城乡土地市场将会逐步实现统一,农民对土地的发展权及收益权的保障将得到切实的保障。本文撰写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为主。通过对四川省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新背景下的发展经验和启示进行了研究探讨,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制定动机进行了探讨分析,最后对四川省的农村土地流转所揭示的新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大胆的预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细致分析了四川省三个不同地区的典型土地流转模式,对各个模式的流转形式及收益分配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动机分析得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所面临的新问题:1.政策执行不力,农地非农化现象严重;2.对统筹城乡发展理解不深,大量引进公司运作;3.统筹城乡深化不足,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4.城乡保障机制不均衡,影响偏远地区工作;5.背离统筹城乡发展初衷,缺乏监管。针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所面临的新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措施。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对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注重受让方利益的观点,本文强调了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以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为目的,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提出了要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统筹好农民与企业主、合作社等多方经济体的利益,避免出现城乡利益的冲突,为以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方向。同时区别于以往单纯的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流转模式等理论性的探讨,本文以具体的实践经验为载体,结合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政策背景,认真研究了当前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与统筹城乡政策精神的契合度,将农村土地流转看作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方向和指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