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强,正畸矫治技术及材料的提高和改进,越来越多的成人错(?)畸形患者要求进行正畸治疗。但是,成人口腔环境比较复杂,大多存在着不同种类的口腔疾患,如牙龈炎、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缺失和牙齿错位等,其中牙周炎在成人中很常见。如果牙周炎患者需要进行正畸治疗,首先在正畸治疗前需要进行彻底的牙周治疗,控制牙周炎症,并在正畸期间定期进行牙周维护。对已有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部分吸收的错(?)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时,在正畸施力大小、弓丝更换、牙周维护等方面要更加注意避免附着龈的继续丧失和牙槽骨的吸收。另外,如何通过一些方法和技术使牙周组织获得一定程度的重建,以及重建后的牙周组织能否进行正畸牙移动是目前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重建后的牙周组织和正常牙周组织在正畸力作用下牙齿移动距离的差异性,探讨釉基质蛋白治疗在牙周病牙齿正畸中的可行性,为牙周病患者错(?)畸形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方法:选用46只6周龄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将每只大鼠上颌左侧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将大鼠用2%盐酸氯胺酮腹腔注射全麻仰卧固定后,以直径0.2mm正畸结扎丝结扎大鼠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牙颈部,并置于龈下,在腭侧打结,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未做处置。处置结束后大鼠苏醒。从实验当天起配合饲以高糖牙周病软食。术后6周检查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周情况。牙周情况评价标准为:以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和牙周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作为评价标准。检查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牙周科医生使用特殊改良的牙周探针完成。随机处死3只大鼠进行组织学观察,确认实验性大鼠重度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模型建立成功后,行釉基质蛋白诱导牙周再生。将大鼠用2%盐酸氯胺酮腹腔全麻后仰卧固定。采用微创显微手术技术,行牙周改良切口翻瓣,暴露病变区,刮除炎性肉芽组织,修整袋内壁,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将Emdogain (Straumn公司惠赠)覆盖暴露的根面,将龈瓣复位缝合,敷牙周塞治剂。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牙周重建术后4周,检查大鼠上颌第磨牙牙周情况,牙周情况评价由同一名医生完成。随机处死3只大鼠,制作重建牙周组织和正常牙周组织组织学切片,HE染色观察。确认牙周重建效果后在剩余40只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安装个体化矫治器。2%盐酸氯胺酮麻醉仰卧固定后,用尖头金刚砂车针在冷却状态下,于上颌两中切牙远中唇线角和远中舌线角紧贴龈缘的牙颈部磨一深约0.2mm的沟,用结扎丝嵌入沟中将两中切牙结扎为一整体支抗,通过正畸镍钛螺旋拉簧牵引佩戴个体化矫治器的上颌双侧第一磨牙,矫治力值为0.5N,整个加力过程忽略支抗丧失。安装加力装置当天起喂特殊无菌营养饲料,并且每天检查大鼠口腔卫生状况及矫治器是否完整无破坏、脱落。每周加力一次,加力周期为8周,维持力值在0.5N。牵引8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并取下上颌骨,由同一个人用精确度为0.02 mm的游标卡尺测量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邻面到同侧第二磨牙近中邻面间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0.0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结果:1.牙周结扎术后6周,随机抽取3只大鼠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磨牙牙周袋较深,达釉牙骨质界下,袋壁表皮糜烂,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膜纤维紊乱,牙槽嵴顶呈锯齿状角形吸收。牙周情况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表明实验性大鼠重度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2.牙周重建术后4周,随机抽取3只大鼠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磨牙牙周附着恢复至釉牙骨质界,上皮平滑,牙周纤维规整,牙槽嵴有新骨形成,密度较正常骨组织稍低,有大量成骨细胞存在于新生骨质中。牙周情况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经釉基质蛋白诱导达到了有效的牙周重建。3.正畸加力8周后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两组牙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正畸结扎丝牙颈部结扎配合高糖软食喂养建立大鼠重度牙周炎模型是可行的。2.釉基质蛋白诱导牙周组织再生是有效的。3.重建后的牙周组织和正常牙周组织对正畸力学反应一致,釉基质蛋白诱导后的再生牙周可以像正常牙周组织一样进行正畸牙移动及牙周组织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