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已经形成“三口之家”占据主体地位的社会家庭结构。许多成家的独生子女,在繁重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发展竞争条件下,都要面临着要同时照顾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局面,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存在着严重不足,再加上他们同老年人之间存在的“代沟”,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生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相关代表在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及老年人养老的议题,自此,养老问题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国家民政部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从社会各方面宣传并鼓励私人部门投身于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开发的事业中来。积极推进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是国际社会应对老龄化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鼓励民间资本的投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养老机构看起来是投资利润相当可观的领域,但事实并非如此,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目前没办法保证养老机构项目最低收益和基本回报。私人部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养老机构的建设是一个尚未成熟的投资领域,在未能保证基本收益的前提下,只有尽最大努力降低运营成本,才能为私人资本进入养老机构建设领域提供足够的动力,让私人资本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爆发出其应有的力量。PPP作为一种建设与运营养老机构的创新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得到了普遍的关注与重视。在PPP模式下,政府等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在公共项目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PPP模式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获得PPP项目各参与方期望得到的收益,实现风险和收益共同分担的目的。这样,政府就可以把主要的人力和物力放在项目的总体设计和规划、合同的管理、效率的监督等方面,而不是单单放在养老机构的直接管理和养老服务的直接提供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加剧,养老机构供给不足的问题再次凸显出来,单靠政府的财政力量将无法满足养老机构的巨额投资,并且政府的大量投入后还有可能使政府陷入财政赤字的漩涡中,这都为私人机构或部门参与到养老机构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建设高标准的养老机构,填补养老机构的短缺已经迫在眉睫。需要政府在土地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调动社会积极性,鼓励私人机构投入到养老机构的建设中,广泛拓展养老服务的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养老机构和银发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现状、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PPP模式应用到养老机构建设中的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职责,并在最后提出了我国运用PPP模式建设养老机构的针对性建议。PPP模式应用到养老机构的建设中,不仅仅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养老机构供不应求的问题。可见,将PPP模式引入到养老机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介绍;简述PPP模式建设养老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PPP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PPP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公共产品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第三部分,中国养老机构概况。分析了中国人口现状和中国养老模式现状。同时指出了当下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PPP模式应用在养老机构项目中的建设思路。对应用PPP模式建设养老机构的优劣势进行论述,对具体的思路进行概括,分析应用PPP模式的案例。第五部分,PPP模式在养老机构建设中应用的主要类型及相关建议。这部分主要对公建民营、公办民营、民建公助和项目购买作了比较分析,并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六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