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合成天然气工艺中甲烷化过程模拟与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但目前我国煤炭的使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大。受环境压力和能源结构的调整需求,迫切需要将煤炭进行清洁化利用。煤制取合成天然气因其能源转化效率高,单位热值耗水量少而成为我国煤炭清洁利用的一大热点。虽然国外有相对成熟的煤制取合成天然气技术,但仅美国大平原煤制天然气能经长周期考验,因此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烷化技术,以满足我国煤化工工业需求,意义重大。本文以合成气甲烷化为对象进行热力学分析、建立绝热固定床反应器模型、对反应工况的灵敏度分析以及甲烷化流程的模拟与经济分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合成气甲烷化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框架。  首先,针对合成气甲烷化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六个化学反应,以吉布斯自由能最小为研究方法,采用Chemcad软件进行热力学分析。考察了进口温度、操作压力、进口组成、原料气中添加水分以及添加CO2对出口组成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H2和CO的摩尔比为3,反应温度不高于400℃时,操作压力越高对甲烷化越有利。原料气中添加水能够抑制积碳,但是添加CO2则容易发生积碳,如果原料气中含有CO2,建议进口组成中,物质的摩尔比满足NH2-NCO2=3/。NCO+NCO2  其次,通过采集厦门大学化学系张鸿斌教授课题组研发的Ni-ZrO2基催化剂实验数据,建立了指数型动力学方程。结合一维拟均相绝热固定床反应器模型,考察了进口温度、操作压力、气体体积流量以及循环比对反应器出口温度以及反应器出口组成的影响,为工业操作以及流程设计提供指导。  最后,构建甲烷化反应流程,对反应器中间换热模型、带循环两段反应器模型以及带循环的三段反应器模型进行流程模拟。当CO转化率达到99.99%,反应器出口温度不超过650℃和满足化学平衡的要求时,对三个反应流程进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中间换热流程经济效益最好,但是其出口温度接近650℃,对催化剂的性能提出了非常高的挑战。而带循环流程三段反应器模型要优于两段反应器模型,这是因为前者的循环比小于后者,由此产生的循环功低于后者;并且由于循环比小,出口温度高,能产利润较高的高压蒸汽,经济效益高。
其他文献
CO2的大量排放导致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基于无机催化剂的CO2电还原技术是实现CO2还原的有效途径,但其还原产物价值较低且能耗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催化/生物合成耦合体系可以将电催化和生物催化的优势相结合,有望实现CO2的高值化转化。如何实现电催化过程与生物合成过程的高效耦合是该体系目前面临的技术难题。本文构建了高效的电催化/生物合成耦合体系,对无机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地研
由于薄壁件的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到切削力、夹紧力以及切削热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容易产生变形,所以目前对于薄壁件的加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加工薄壁储料舱进行了理论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我国水利工程也开始朝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迈进,同时现代化灌区就是水利工程现代化的有利体现,将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理念应用于灌区设计与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着。在新时期下,机电一体化通过相关技术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局限性,本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做了一定的研究,希望对其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通信网络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316-02  1
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的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影响到乡村的生产发展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本文梳理了乡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和特点,并从资源、生产和生活方面提出了乡村生态环境的重构策略。主要结论为:(1)资源利用不当、生产活动加强和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污染是乡村土地污损化、水体污染化和空气污浊化的主要原因;(2)乡村生态环境污染具有来源分散多样、排放随机不均和治理局部低效的特点;(3)通过资源利用的高效
机器人路径规划属于智能机器人研究的核心内容,它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报道。人工智能路径规划技术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