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与认知偏差的关系及其干预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进行了青少年网络游戏认知偏差量表(Cognitive DistortionsScale,CDS)的编制,并检验其信效度。分析了青少年群体在CDS上的得分分布情况。并对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与网络游戏认知偏差进行一元回归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将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的临床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认知干预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考察针对性的认知干预策略在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1)CDS包含四个维度,分别命名为沉湎因子、全或无思维因子、在线安慰因子和短期思维因子,该量表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正常群体的CDS总量表的平均分为24.114,标准差为7.843,CDS总分及四个因子得分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差异;(3)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Internet Game Cognition-Addiction Scale,IGCAS)总分与CDS总分、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0~0.728,认知偏差能够解释游戏成瘾变异的53.0%;(4)IGCAS高分组在CDS总分及四个因子得分上均显著高于IGCAS低分组;(5)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IGCAS总分、成瘾行为因子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上都有显著性降低。另外,认知干预后的实验组IGCAS的非适应认知因子分、CDS总分、全或无思维因子、在线安慰、短期思维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6)干预后,实验组IGCAS总分、成瘾行为因子、CDS总分、在线安慰因子和短期思维因子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研究表明,网络游戏认知偏差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网络游戏认知偏差程度对游戏成瘾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认知干预对于治疗网络游戏成瘾有显著的效果。提示认知偏差可能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促发因素。
其他文献
2004年3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对今后若干年新疆的双语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文件中,民汉合校政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社会和生活。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要想融入到这个社会中,适应这种生活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利用这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音乐学科的研究也越来越趋于综合化、多元化,突破了单一、封闭式的研究,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从以前学科内部的探索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本文结
当前,新世纪的发展赋予教育新的历史使命。社会对具备探求精神、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突显。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教学改革从注重知识
学位
目的:比较初中分专项教学中攀岩教学和其它项目教学分别对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综合素质影响,探讨攀岩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作用。 方法:石家庄某学校07年入学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