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顺应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潮流,我国在高中历史教育领域也做出变革性举措,2003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从内容上看,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材体例和内容的表述方面有显著改变,首次强调历史意识的重要性,这成为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新的热点。历史意识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国内外学者均有不同的定义,在查阅文献和著作之后,笔者认为历史意识首先是人脑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的一种反映,在回忆、再认过程中将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排列组合来弄清楚历史的前因后果;其次,历史意识折射出特定的历史时空观;第三,历史意识在针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评价中有所体现;再次,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对史料进行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整理而形成理性认识的思维方式;最后,历史意识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一环。具体来讲,高中生历史意识培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如下意义:第一,有利于推行公民教育,营造民主的历史教育氛围;第二,促使学生体验民族与世界的历史,培养国际意识与民族意识;第三,养成和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完善高中生人格。在2013年3月至5月期间,笔者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实习,在实习即将结束时,对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通过统计结果之后发现存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薄弱现象。造成高中历史教学忽视历史意识培养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现代当中国历史教育目标存在争议;其次,历史教学评价模式单一、过分注重考试;第三,教师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反思与研究能力;第四,历史教育功能缺失,尤其是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教师必须要加强历史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掌握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基础,积极参与研究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科研活动,转变历史教学方法,运用活动教学推动学生养成历史意识,联系生活,促使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历史,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增进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