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经历着各种身心变化,这些变化使初中生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反映在他们的精神需求上。本文以初中生的精神需求为切入口,借助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精神需求的理论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试图把握初中生精神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学生精神需求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情况,提出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的教育对策,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篇论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首先提出问题,从精神需求的基本定义入手,通过整理我国、西方近现代对学生精神需求研究的资料,对学生精神需求的基本现状进行了整理。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梳理精神需求研究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理论,同时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第三部分,研究方法和步骤。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专家的需求调查表,确定了调查问卷内容。问卷制作完成后向初中生发放,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初步的分析。第四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对初中生精神需求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反映出的初中生精神需求的现状,从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 研究对象和方法: 采用自编《中学生精神需求问卷》,对吉林省安图县第三中学初一到初三的568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共列出16种随机编排的精神需求,并且以陈述句呈现,要求被试在读懂句子后,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做出选择,将它们按由强至弱的顺序加以排列。问卷所有题目均采用五级记分法:完全不需要(1分)、需要不强烈(2分)、不确定(3分)、需要比较强烈(4分)、需要特别强烈(5分)。 研究结论: 1.中学生各种精神需求的强度是不平衡的,有主与次、优势与非优势之分。从整体上看,初中生精神需求由强至弱依次为:爱与归属的需求,其次是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最弱的是安全的需求。 2.初中生16种精神需求按其重要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成就的需求、自尊独立的需求、交往的需求、理解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关爱的需求、助人的需求、安全与秩序的需求、归属的需求、求美的需求、躲避伤害的需求、躲避羞辱的需求、友情的需求、减轻学习压力的需求、展现自我的需求和权力的需求。 3.男女中学生在优势需求上没有显著差异。在非优势需求上男生是躲避羞辱的需求,女生是友情的需求,其他均一致。 4.三个年级的学生在优势需求上一年级学生更侧重关爱,二三年级则是理解。在非优势需求上,一年级侧重躲避羞辱,二年级是友情,三年级是求美。 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优势需求上不同的是理解和求知。在非优势需求上不同的是友情和躲避羞辱,其他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