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空间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村民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是乡土记忆产生与延续的重要载体。它涉及农民日常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的诸多方面,对于农民的生活和乡村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现代性”因素的渗透,乡村社会不再是封闭、同质的世界,乡村生活发生巨变。自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国内既有乡村聚落的公共空间新建与改造建设,大多照搬照抄城市的模式,而往往忽视了乡村当地固有的生活习惯、礼仪习俗和文化特色。然而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规模、使用需求都与当下乡村的实际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加调整直接套用城市模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消失殆尽,既有乡村公共空间活力不足,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乡土记忆的载体面临重构危机。而在新村规划建设中所产生的问题更加严重。一些地方的新村规划直接就画格子、填色块、赋指标。这种僵化的棋盘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再被填充以形色各异的建筑,“只建新房,不建新村”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形散神离的拼贴,也直接导致了乡土记忆的断层、家园归属感的缺失。为应对现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文立足于当今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现状问题的研究,对空间及社会活动问题表象之下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通过对乡土记忆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探索,提出:基于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不是简单的保留过去的物质空间,也不是简单的复刻传统乡村的营建模式,更不是一个或几个象征符号的拼贴,而是将各种相关记忆要素置于适宜措施的调控下,并把握其内在秩序,适应环境的变化动态演进,使乡村公共空间场所唤醒记忆的同时,也能够符合现今乡村居民在生活、交往上的需求,从而构建起在当下社会具有生命力的乡土记忆,营建出富有活力的乡村公共空间。为此本文根据乡土记忆理论的相关研究,总结提出“存储—提取—组织—再现”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路径,并结合实例进行实证研究,望能在乡村生活逐渐去村庄化的当下,延续地域文脉,再造乡土特质,唤醒乡土记忆,为村民寻回失落的乡村认同感与归属感。
其他文献
艺术史研究关注中国画发展,以'85新潮为例,从理论与现实角度,研究当代艺术语境下时代变迁给中国画发展带来的种种尴尬。当下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应脱掉传统的外衣,从创作手法、
回顾了PPP的诞生与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PPP在世界各地的应用,包括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西班牙;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华人社区,港澳台;以及中国大陆的多个实际案例。
本文主要研究能在自行车和Segway两种模式之间切换的变结构两轮机器人。Segway和自行车各具优点,Segway在平坦、宽敞的路况上运行更具优势,而自行车在崎岖、狭窄的路面更具优势,因此本文讨论的变结构轮式机器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由于两轮车具有静态不稳定的、欠驱动、非完整约束等特点,使得对其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对变结构轮式机器人的运动关系、力学耦合特点进行了分析,包括对变结构轮式机
该机器人由比萨圣安娜大学Biorobotics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得到了国家地理学会和ArbiDarioSpa的支持。SILVER2有六个铰接腿,有足够的弹跳力以安全地越过障碍物而不会受到损坏
君子和绅士分别是中英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在产生、发展和对本国历史、文化、社会、日常生活的影响方面,中国君子和英国绅士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深入理解两种文化的精
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大量既有建筑未度过全生命周期就被推倒重建。纵观这一现象,不难发现空间品质与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建筑“短命”现象的主要原因。我国现存的
在分析影响2013年度亚洲经济体竞争力的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开发的亚洲经济体竞争力评估指数,2013年度亚洲经济体竞争力排名结果为:"亚洲四小龙"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十分重视其文化发展和扩张。如今,美国在其全球权力扩张中,似乎已经放弃使用领土扩张、军事入侵等“硬实力”作为主要政策方式,转而进行“软实力”扩张以实
本文以沈阳(台湾)大地幼儿园创建的体智能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该幼儿园体智能课程的开展情况研究分析,在对所调查的相关信息
学前教育是关系到我国幼儿脑力发育,人生观与人格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它对孩子的品性的培养,性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通过转型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步入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