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一种创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风格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活动,并报告基于这种模式的一次教学实验。许多文献都探讨学生学习风格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接触学习材料的方式的影响。然而,对这些影响的探讨很多是基于理论层面的,在国内英语教学研究领域尤为如此。但与此同时,关于学习风格和教学互动之间适应性问题的讨论也在逐渐向实践领域过渡。本文即介绍两个由作者针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设计、实施的研究:一个旨在建构风格教学法的基本体系,一个旨在通过教学实验来对其进行初步实践。研究一旨在建立风格教学模式的基本体系,包括它的教学原则、方法和设计。在研究、参考众多先前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设(同时也作为风格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教学互动(此处指广义的教学活动)如果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那么就能促进学习;反之亦然。在教学方法和设计层面,作者归纳总结了目前较为常见、常用的外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并把它们编制成一个五点量表来考察学生对它们的喜好程度。来自16所北京市高中一、二年级的1109名受试参加了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喜好情况的问卷调查。对反馈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后,提取出四个主要因素。其中的两个因素与整体型学习风格呈正相关;另外的两个呈负相关。因此,前两个因素中所包含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被假定为与整体型风格相适应,后两个与分析型风格相适应。研究一得到的这些基本假设作为研究二的理论框架。研究二是基于研究一的一项教学实验。来自两个初一年级班级的师生参加了实验,共计10周。在这段时间内,实验班的教师始终运用整体型的课堂活动,控制班的教师始终运用分析型的课堂活动。前测包括风格量表、动机量表(分为“成就目标定向”、“归因”和“自我效能感”三个内在部分)和语言水平测验(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后测则为动机量表和语言水平测验的前测复本。结果基本验证了研究一的假设:总起来说,教学互动与学生风格匹配时,学生更容易取得进步,且学习动机能够得到提高。